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持一致了呢?
原因很簡單,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間出現了矛盾,雙方的合作關係趨於分裂了唄。而造成這種分裂的主要原因就是蘇聯正在快速進行的工業化。
之前說過,工業化是需要外匯的,外匯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當年的蘇聯獲取外匯的主要途徑就是出口農業產品,說白了就是由國家出面剝削農民(這是事實,而且也是落後國家走上工業化走向現代化的陣痛,基本上沒有哪一家能避免)。
之前斯大林之所以跟布哈林能走在一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抗托洛茨基,而隨著列寧的態度逐漸明顯,隨著列寧也支援快速的將蘇聯進行工業化,這時候依然跟不識時務的布哈林站在一個戰壕裡,對斯大林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實際上從工業化程序開始,列寧就不斷地敲打布哈林,讓他跟多的跟中央保持一致,而不是不斷的為那些小農經濟的擁護者說話。在列寧看來,減輕農民負擔減少工業投入,固然能讓農民的反對聲小,但是從長遠看對蘇聯的國家建設是不利的。
在國際市場上,蘇聯總不能永遠當一個出口初級產品和農產品的“大國”,不能永遠的被髮達國家剪羊毛吧?而要改變這一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工業化,只有完成了工業化,蘇聯才不會被剝削,只有完成了工業化,蘇聯才能保衛革命的火種和果實。
在這種情況下,布哈林自然是不能在列寧那裡討到太多好,甚至導師大人覺得他太不識時務了。尤其是進入1933年下半年,在集體農莊問題上,布哈林激烈的跟中央唱反調,始終不合作的前提下,導師大人不得不開始考慮,布哈林這個經濟理論家真的適合留在最高領導層嗎?
尤其是在1933年下半年,在烏克蘭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因為抗拒加入集體農莊而破壞農具屠殺牲畜事件之後,布哈林開始強烈地抨擊農業集體化政策,完全站在了中央的對立面之後,不管是列寧還是托洛茨基對布哈林幾乎是無法容忍了。
作為一個政治敏感性很強的人,斯大林自然是觀察到了列寧對布哈林的不耐煩,鋼鐵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如果繼續跟布哈林保持同盟關係,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會被這位老朋友帶溝裡去。意識到這種危險之後,作為一個政治家鋼鐵採取斷然行動跟布哈林劃清界限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得不說,鋼鐵還是很擅長見風使舵的,而他的這種做法遭到了布哈林強烈譴責,布哈林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之前我一直以為斯大林跟他名字一樣堅強,一直以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同情農民兄弟的人,在這一次,我明白了,他一直不過是利用農民兄弟而已。當農民兄弟失去了利用價值之後,他會毫不容情地將其拋棄……”
如果李曉峰當時看到了布哈林的這篇日記,恐怕會哈哈大笑,會嘲笑布哈林的天真。鋼鐵和布哈林的差別就是一個政治家另一個卻只是政治理論家。什麼是政治家?審時度勢見風使舵是必須的,頂風作案的那都是傻瓜,如果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實現政治理想?孔子在這一點上說得就很透徹——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而很顯然,布哈林現在就在危牆,不,他是處於震源地帶,很快一場地震就能將他撕成粉碎。回過頭來說說那個農業集體化,這一項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從歷史上1930年到1932年蘇聯的農業現狀來看,這個政策絕對是有問題的,不光沒有達到解放農業生產力的目的,反而讓蘇聯的農業陷入了泥潭,而且這個泥潭是一踏進去蘇聯就再也沒有出來。
那麼布哈林就說得對嘍,農業集體化就是一個很糟糕的東西,應該堅決批判和抵制嘍?
也不盡然。斯大林為什麼要搞農業集體化,甚至他之前的托洛茨基為什麼也首倡這麼搞?斯大林的理論水平湊合,托洛茨基的理論水平可是很高的,難道托洛茨基錯了?
這麼說吧,蘇聯搞農業集體化的出發點是好的,其根本目的是改變蘇聯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粗放、落後和過於分散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應該說目的是好的,但是實施的手段以及對蘇聯的國情考慮得不夠透徹,再加上官僚主義的橫行無忌,後果就很慘烈了。
從國情上來看,蘇聯其實和天朝很接近,取得革命勝利的時候都是一窮二白,都是落後的農業國家,而且農業生產的效率低下,根本就是一個小農經濟國家。
天朝後來也學著老大哥搞過公社化,結果也是慘不忍睹,天朝遇到的問題其實跟老大哥差不多。打擊了農民積極性,吃大鍋飯搞絕對的平均主義,又沒有給農民留一點兒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