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強大,似乎那裡的革命基礎更好。但問題是不能僅僅只看工人階級的力量,你也得看一看資產階級的力量吧?
顯而易見,這幾個國家資產階級的控制力更強,牢牢的控制著國家機器,想要起義,談何容易。從歷史的程序也能看到這一點,受一戰創傷最大,資產階級力量最弱的俄國首先崩盤,到了1918年下半年,鴨梨山大窮途末路的德奧緊接著崩盤,而老牌資產階級國家英法雖然也爆發了工人運動,但是很快就被鎮壓了。
像托洛茨基一樣,將推動工人運動、發動無產階級革命的全部希望寄託於資本主義大國的自我崩潰而形成的連鎖反應,這是很機會主義的。
當然,這種連鎖反應確實有形成的跡象,但是隨著德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被無情鎮壓,這種連鎖反應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的無情封鎖。
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也隨著德國革命的失敗而破產,在二十年代他跟斯大林之間的鬥爭之所以失敗,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革命理論被證明是走不通的。理論基礎的崩塌最終讓托洛茨基失勢,原本跟他關係不錯和觀點相近的那一批人,改旗易幟轉而支援斯大林,此消彼長之下,他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列寧比托洛茨基稍微現實一點,當然,這並不是說導師大人不支援輸出革命,在輸出革命上,列寧和托洛茨基觀點是基本一致,兩人為之而奮鬥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個無產階級的大同世界,不輸出革命,怎麼達成目的?
導師大人和托洛茨基不同之處,在於對待德國革命的態度,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