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這些障礙物日本將軍們相當的有信心。他們認為蘇軍如果打過來,就必須逐次突破各個築壘區域,強行透過山脈和原始森林,也就是必須採用一種要求具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大量大威力殺傷兵器的最困難的進攻模式。
實際上蘇聯紅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布柳赫爾經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和航空偵察,認為這樣的地形很不利於紅軍展現己方絕對的裝甲優勢和火力優勢,哪怕是他本人信心也不是特別的充足。
在他給軍委的報告中也能體現這一點:“日軍精心構築了工事群,雖然這些工事都是一些不連線的碉堡群,跟馬奇諾防線那樣的整體防線差之甚遠。但不可否認,日軍極好的利用了地形優勢。可以想象我軍在這樣的地形上難以展開,不易發揮出機動和火力優勢……我這裡需要一名山地戰專家……”
那麼紅軍當中有這樣的專家嗎?你還別說,真有,梅列茨科夫就是這方面的達人。對於森林、湖泊密佈,道路稀少的地區進行攻勢作戰梅列茨科夫已經是得心應手了。之前在一灘爛泥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他就幹得不壞。不光是他經驗豐富,連帶著跟著他的小夥伴克雷洛夫、別洛博羅多夫、奇斯佳科夫和渣和瓦塔耶夫都有著豐富的相關經驗。
軍委之前之所以任命梅列茨科夫擔任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員就是有相關的考慮。只不過讓軍委沒有想到的是,布柳赫爾會如此乾脆利落的承認他對於相關地形的戰鬥缺乏信心,請求軍委給他派一個相關專家。
不過布柳赫爾的請求也讓軍委輕鬆了不少,軍委怕的就是布柳赫爾咬牙硬撐,那樣真正打起來了就要壞菜。現在布柳赫爾主動要求,讓軍委一下子就輕鬆了。
所以軍委很快就做出了人事調整,布柳赫爾依然擔任遠東紅旗方面軍司令員,梅列茨科夫也繼續擔任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員,不過梅列茨科夫還要兼任布柳赫爾的參謀長。具體的來說,布柳赫爾負責遠東地區的總體,而梅列茨科夫負責具體指揮作戰。
梅列茨科夫到任之後立刻開展了戰役準備工作,包括各種物資。器材的準備以及情報的蒐集,必須保證部隊能強度烏蘇里江,並且在森林茂密的崎嶇山地上行軍。
從地圖上看,對於遠東紅旗方面軍來說最直接的進攻路線就是沿著綏芬河、牡丹江、哈爾濱一線推進,東滿鐵路將保障方面軍的物資供應。但是這麼明顯的事兒日軍也能看得到,比如綏芬河已經被日軍修築成一座堅固的要塞。實際上這一線都是一群群的要塞,看上去堅不可摧。
對於一般的將領而言,這樣的戰鬥就很難打了,幾乎只能硬啃,但是梅列茨科夫不是一般的將領,他經過仔細的研究認為這個仗完全可以打,而且損失還不見得很大。
梅列茨科夫為什麼有這樣的自信呢?因為他發現日軍的這些要塞都是單個的點,也許在地圖上排成一線很像那麼回事,但實際上這些要塞僅僅是一群互不相連的築壘工事,而這就給了梅列茨科夫可乘之機。
梅列茨科夫很清楚在這樣的地貌上並不能採用紅軍在東歐已經操練得很數量的大縱深作戰。這樣的地形上發起一場縱深上百千米的合圍太不現實了,所以梅列茨科夫決定打一個淺近縱深的合圍,僅僅把日軍部署在前線的要塞合圍、殲滅,而不是把合圍圈的封閉地點選在一個後方的通訊、交通樞紐上。這樣既能儘可能的降低損失,又能防止敵人逃出包圍圈。
梅列茨科夫將遠東紅旗方面軍的四個集團軍(含遠東紅旗濱海集團軍)都部署在第一線,在傳統的軍事思想中,這樣的部署方式沒有預留預備隊,似乎是很冒險。但梅列茨科夫有其道理,在這種糟糕的地形上把整個集團軍作為預備隊留在戰場後面毫無意義。因為前線一旦打不開局面,這些預備隊因為糟糕的交通狀況根本就頂不上去,而且還會惡化本來就很糟糕的交通狀況,上上下下的一起堵死是再正常不過了。所以不如將所有的集團軍全部放在一線,而命令集團軍、軍、師這一級預留一定的預備隊在一線,之後根據實際情況投入戰鬥增援第一梯隊。
事實證明該,梅列茨科夫的部署十分巧妙,完全出乎了日軍的預料。比如第5集團軍和遠東紅旗濱海集團軍進攻路線上地形極其複雜,還有虎頭要塞和東寧要塞把守著,關東軍認為這裡是萬無一失的,甚至不認為蘇軍會愚蠢的攻擊這裡,自然的是防備鬆懈。
而梅列茨科夫是怎麼幹的,他不光攻擊了這一地段,還投入了相當的坦克和重炮。第五集團軍和遠東紅旗濱海集團軍相互配合,一南一北向著牡丹江發動了鉗形攻勢,狠狠地在這個區域插了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