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濟爾哈朗建議八旗軍的主力悉數集中到遼河以東,抵禦明軍,多爾袞表示了明確的反對。
多爾袞反對的理由也是充足的,遼南的明軍不能夠忽視,若是八旗軍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遼河以東,則明軍可以在遼南展開大規模的進攻,讓八旗軍顧此失彼,所以防禦應該是整體的,遼河以東以及遼南全部都要展開大規模的防禦。
多爾袞之所以提出來這樣的建議,其內心是有打算的,他與濟爾哈朗的權力博弈已經到了最後也是最為緊要的關頭,這個時候他必須一鼓作氣,奪取大清國真正的權力,若是這個時候放鬆了,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抵禦明軍進攻方面了,那麼濟爾哈朗很有可能趁勢反撲,導致他多爾袞前面的諸多努力白費了。
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多爾袞認為,如今正是氣候最為嚴寒的時候,明軍在這個時候展開進攻,不符合常理,天寒地凍的情況之下,大軍展開攻擊會面臨無數的困難,所以明軍這個時候其實是擺出來戰鬥的架勢,其真正的目的在於威懾,其進攻的時間肯定會推後。
基於這樣的考慮,多爾袞認為奪取大清國實際的權力,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至於說如何的抵禦明軍,他內心有打算,但這些打算能夠真正實施,需要他完全掌控權力。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的爭論非常的激烈,濟爾哈朗咬定的就是先皇做出的部署,多爾袞則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說明。
這一場的爭論,最終以多爾袞獲勝告終,議政會委託多爾袞全面負責抵禦明軍進攻的事宜。
多爾袞終於掌控了大清國實際的權力。
第九百七十八章醒悟太遲
多爾袞掌控了調遣八旗軍迎戰明軍的事宜,就等同於大清國承認其對征伐事宜做出決策的權力,滿人權貴都非常清楚,以前的女真、後金,到現如今的大清國,歷來都是以掌控軍隊為真正的掌控權力,滿八旗就是最好的證明,滿八旗旗主基本都是滿人權貴頂尖的存在。
這一次權力博弈的結局,在瑞元四年底和五年初,塵埃落定,多爾袞實際掌控權力。
不過多爾袞的運氣可沒有那麼好,剛剛掌控權力,就面臨明軍的進犯。
多爾袞開始按照自己的思考,開始了排兵佈陣。
他首先從宗人府裡面放出了阿達禮和碩託,其名義是大清國正遭遇明軍的進攻,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作為郡王和貝勒的兩人,此刻必須為大清國拼死搏殺。
其次多爾袞開始了對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的部署。
漢八旗所有的大軍,全部開赴遼河以東,全力抵禦即將從遼河以北進犯的明軍,為第一道防線,總指揮為剛剛得到解救的郡王阿達禮,蒙八旗所有的大軍,駐紮在距離遼河約五十里到八十里地的區域,構築防禦工事,抵禦明軍,此為第二道防線,濟爾哈朗麾下的鑲藍旗,阿濟格麾下的鑲紅旗,駐守在距離遼河兩百餘里的渾河以北,守衛瀋陽的同時,兼顧遼陽、鞍山、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此為第三道防線。
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包括鑲白旗部分的軍士,分別駐紮在蓋州、耀州、海州、遼陽和鞍山等地,負責抵禦遼南的明軍,讓大清國不至於腹背受敵。
正黃旗、鑲黃旗以及正白旗,包括鑲白旗大部分的軍士。駐紮在瀋陽城郊和城內,負責護衛瀋陽,護衛大清國,此為第四道防線,代善麾下的正紅旗,分別駐紮在撫順、薩爾滸、鐵嶺等地。這裡是大清國最為關鍵的大後方,決不能夠讓明軍從背後包抄,此為第五道防線。
誰都可以看出來,這樣的安排部署,濟爾哈朗與豪格兩人是最為吃虧的,相比較來說,代善就佔了很大的便宜,因為眾人幾乎可以斷定了,明軍的進攻將從遼河展開。而駐守遼河的第一道、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應該是最危險的地方。
而駐守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同樣危險重重,因為明軍在遼南同樣部署有大軍。
也就是在滿八旗之中,濟爾哈朗與豪格是處於最前沿的,一旦漢八旗和蒙八旗被明軍打敗,他們將拼盡全力抵禦和抗擊明軍。
幾乎沒有一個滿人權貴對漢八旗抱有信心,蒙八旗稍微好一些。
可如此的安排。濟爾哈朗與豪格不好說什麼,畢竟是多爾袞負責總體的指揮。做出來的安排他們必須要遵從,而且多爾袞也安排鑲白旗跟隨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共同駐守蓋州等地。
信心滿滿的是郡王阿達禮。
從宗人府出來,結束了禁閉的生活,而且馬上就參與到戰鬥廝殺之中,且能夠統領八萬餘人的漢八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