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法之後,話鋒一轉,說道:“鍊鋼鍊鐵最主要的是爐溫的控制問題,現在之所以無法煉出優質好鋼皆因爐溫過低,也即是說若要提高爐溫,木炭已不堪用!”
“正是正是。”鄭渾一幅欲聽下文的表情。
“在下於前些天發現一種煤石,此石既可以用來燃燒取暖,也可烘烤焦化。乃是鍊鋼的最佳原料!”
鄭渾聽完,立即起身央求高勇帶其看看煤石。高勇拿出包好的煤塊讓鄭渾細看,另將一部分投入火盆中,不久,煤塊受熱燃燒,火勢猛烈熱浪滾滾,看的鄭渾心癢難耐:“請給在下調配些人手,渾要立刻建造鍊鐵爐。”
高勇笑看趙勝:“既然秩生如此性急,郡府一定全林!”
' '
第九章 整軍經武(上)
光和六年(公元83年)二月五日,撫平鄉東部密林中,一座高爐與一座平爐開始動工建設。在此期間,鄭渾著重利用已建好的普通冶鐵爐檢驗煤炭的使用效果,當然,結果令人喜出望外。煤炭燃燒提高的爐溫比木炭高出不是一點半點,冶煉出來的鐵錠質量大為提高,堪與同時代的百鍊精鋼相媲美。
負責商業的趙勝不斷送回好訊息,瓷器、布匹已經開始在幽州、冀州販賣。根據高勇指示,趙勝送給州府主要官員及病重中的幽州刺史每人一件上等瓷器,一則獲取他們的種,二則透過他們的炫耀為瓷器作宣傳。當然,為求保密,只對他們說這些瓷器乃是從極北之地的部落手中購得。
布匹小規模量產,隨著女工熟練度增加,產量日日攀升,由最初的每日一二匹升至現今的五匹上下,且質量亦隨之提升。雖然反對之人仍在唧唧歪歪,不斷上書陳情懇求高勇關閉紡織工坊,可高勇依然一忻之。最初幾天荀仍頻頻試探,消改變高勇的主意,並以瓷器高價做比。怎奈高勇鐵心不改,反而告訴荀:“每匹布的利潤在八百錢左右且供不應求,瓷器雖然價高,可銷量較低,總收益上與布匹相差不大。況且瓷器是奢侈品,新奇感過後銷量下降迅速,比不上布匹擁有持續穩定的收益。”
一月底,女工首次拿到工錢,還有高勇特批額外獎勵產量提高的獎金,多者一百五十錢,少者也在百錢上下。這麼多錢只有在賣出辛苦耕種一年的糧食後才能看到,當然也僅是看到,眨眼間就會被稅吏收走。如今凝望手中捧著的錢,許多女子無法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只得呆板的高呼“感謝太守大恩大德”,然後飛奔回家向親人報喜。隨後這些工錢很快換成米、肉、布匹並開始進入流通領域拉動地區經濟發展。
看到女工欣喜家人慶祝的場面,反對的聲音變得軟弱無簾至銷聲匿跡。販賣瓷器、布匹所得錢財大部分用來購買糧食、鐵、銅、棉、麻、絲等物資。運出去的是商品,運回來的是原料,僅看錶象與以物易物一樣。產銷步入良性迴圈,三郡倉庫日漸充盈,府庫資金的收支逐漸平衡,除維持正常的行政囑、生產開銷、維護、投資外開始有少量結餘,高勇知道打造新軍裝備的時機到了。
二月十日,第二間紡織工坊投入生產,同時新的工作制度試行,包括獎懲、分工、管理等,高勇亦推行流水線作業,把相育量的紡線機與織布機組成一套生產線,該生產線女工工錢與布匹的產量和質量掛鉤,以此促進生產效率提高。
陶瓷燒窯的規模也擴大一倍,瓷器的花樣品種漸漸增多,成品率提高很快。雖然取自當地燒瓷用的粘土並不是很好,但是由於產品多樣色彩豐富款式新穎,同樣擁有獨特優勢。趙勝推行高勇傳授的管理方法:將陶瓷製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採用流水作業,每個工匠僅負責一個環節,生產出來的瓷器雖然樣式單一,卻擁有高產量低成本的優勢,可以讓瓷器走進尋遲姓家中,成為大眾消費品;另外一部分則是專人專工,每件皆需精工細琢,當然價值不菲,主要賣給大戶賺錢。
因為瓷器本身擁有高貴典雅的特質,州府官吏乾脆借花獻佛,紛紛送入洛陽∧州刺史更是直接送至漢帝劉宏手中,不但博得漢帝下旨讚賞,還被要求儘量收集更多進貢,最好是弄到燒瓷方法!於是,自作自受的幽州刺史下令要求商人無償送上,並想盡辦法弄到生產方法。
高勇得到訊息哈哈大笑,心知暫時無法觸逆頂頭上司,只好告訴商人以路途遙遠轉運困難為藉口無法保證定時送上,而且那個部落對燒製方法保護極嚴難以偷出∧州刺史無奈,只好到富戶家中強索,使得本就傷病的身體越加消瘦。
由於皇帝的“宣傳”,瓷器很快在洛陽達官貴人之間傳播開。他們爭相到幽、冀二州購買以示身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