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腕的方式面對自乾隆末期以來的官場腐敗,嚴厲打擊貪汙腐敗,嚴懲瀆職失職,整肅官場政風。其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使得大清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很大改觀。
咸豐八年(1858年),順天鄉試由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柏葰主持。是年十月初七,距離當年鄉試揭榜尚不足一個月,御史孟傳金上書,指出本次鄉試存在嚴重舞弊問題,如旗人平齡,除了會唱兩口好皮黃,一無所長,居然高中第七名,事出蹊蹺,奏請立案審查。
咸豐帝感到其中定有貓膩,於是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會審此案。隨著調查深入,辦案人員發現“應訊辦查議者竟有五十本之多”,甚至有一試卷“訛字至三百餘”也能中榜。
咸豐帝聞後震怒,將主考官柏葰諸人革職。
與此同時,肅順查清同考官浦安與新考中主事羅鴻繹私下裡“交通關節”。經傳訊當事人羅鴻繹,其供述“為了能考中,他曾向兵部侍郎李鶴齡疏通關係,李轉而求同考官浦安關照,浦又跟柏葰的門丁靳祥打了招呼。事成後,浦安向柏葰送贄敬銀十六兩,李鶴齡則向羅鴻繹索要銀五百兩,其中三百兩轉交浦安。”
該案由於發生在戊午年,因而被稱為“戊午科場案”。其與順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場案和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場案並列大清三大科場舞弊案。該案最終在肅順的力主之下,將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鶴齡、主事羅鴻繹等人處斬。
歷時十個月的“戊午科場案”,共計懲處各級官員91人,朝廷吏治為之一振。
在此後不久,肅順在戶部尚書任上,前後歷時兩年,徹查“戶部寶鈔案”。
咸豐即位初年,因太平天國起事,戶部庫房匱乏,於是朝廷決定由戶部設立寶鈔處和官錢總局發行大量鈔,票。濫發官鈔非但沒有紓解財政,反倒致使通貨膨脹、物價飛騰,而官商乘機勾結,“侵佔挪用”,“拒收買抵”,從中牟取暴利,將幣制改革失敗的惡果轉嫁於百姓頭上。
當時“五城內外兵民不下數百萬戶,各糧行抬價居奇,小民每日所得錢文,竟不能供一日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