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擴充套件到了軍用紡織品生產。如左宗棠辦的蘭州織呢總局,於1880年投產;這是中國除以外第一家採用全套動力機器的紡織工廠。
但機器購自外國,聘請外國技師管理生產,產品直接供應軍需,根本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同一時期外國資本家也開始在中國建紡織廠,如法國人在上海辦的寶昌繅絲廠也在1878年投產。這個時期,除了各省地方官吏陸續興辦的官營紡織廠和日益增多的外國資本紡織廠之外,地方士紳也逐漸合資辦起民營和官商合營的紡織廠。如1872年陳啟源在廣東創辦配備小型腳踏繅絲機的民營繅絲廠,後來改用蒸汽動力拖動。1889年官督商辦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正式開工。1890年張之洞在武昌興辦湖北織布局和湖北紡紗官局。1891年又成立官商合辦的華新紡織新局。1894年又設湖北繅絲局和湖北制麻局。同年官督商辦的華盛紡織總廠開工。1895年民營的上海大純紡織廠開工。1896年,寧波通久源、無錫業勤紡織廠相繼開工。這時全國中外資紡織廠中,僅棉紡已有12家。41。7萬錠。
相對滿清產業變革的滯後,西殿在蘇褔省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蘇褔省傳統織戶們破產在即,正是開始進行產業變革的好時機。織戶們有經驗,有廉價的人力,蕭雲貴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引入西洋的技術和機器,並且在政策上給予支援。蕭雲貴甚至打算將整編後的軍用服飾訂單都交給這些還沒有成立的官民合資紡織廠去做,為何那叫陳田的鄉官沒等自己說完就抱著機器織出來的布匹嚎啕大哭起來了呢?
蕭雲貴當即命人扶起陳田,隨後帶著眾鄉官來到西花園的偏廳內,向眾鄉官們說了西王府的打算。西王府以技術和機器入股的方式同各地的傳統織戶大家族合資開辦紡織廠、繅絲廠等等新式的紡織工廠。而大家族負責投入工廠用地、新建廠房、投入人力等等,西王府的兵部、戶部將給新辦的紡織廠很多政策優惠,同時蕭雲貴承諾將軍服訂單交給這些工廠。
西殿太平軍十餘萬兵馬,隨著整編的進行,軍服的更換早就已經開始設計了。上到官兵們平時的帽子,下到鞋襪。這將是一大筆非常豐厚的訂單。蕭雲貴希望歷時一年半的整編結束後,西殿的官兵們都能換上新式的軍服。
當聽聞西王的打算後,在場的織戶鄉官們無不躍躍欲試,和清廷只把工商業看成徵稅和欺壓的物件不同,蘇褔省這些織戶大族的鄉官們感覺到西王是真心支援和鼓勵工商業發展的。自古國中重農抑商,特別是滿清時代。商人出身是被人看不起的,各大商號也只是滿清官員撈銀子的地方。何時出現過像西王這樣支援工商的政策?
在得到西王的承諾和頒令後,各地來的織戶鄉官們跟隨戶部的官員下去商討細節章程去了。畢竟各地的紡織品種類也不一樣,蘇褔省需要完整的紡織行業產業鏈。蕭雲貴希望棉、麻、絲等各類紡織品都有新式工廠出現,大小規模不限。
眾鄉官歡天喜地的下去之後,蕭雲貴發現陳田還在那裡坐著發愣,當下奇怪的上前問道:“陳鄉官,你還有什麼事麼?”
陳田茫然的起身,躬身一禮說道:“西王殿下,我是在想,這機器產布出現之後,大家都去辦新式工廠去了,咱們幾千年傳下來的手藝是不是就此終結了?”
蕭雲貴笑了起來,在經歷過後世一味變革崇洋,到後來又有民間復興漢文化的浪潮之後,這位西王自然知道保護本國傳統手工藝的重要性。典衣館自打接管蘇州織造署之後,就一直在收集民間手工紡織的傳統技術和人才,在蕭雲貴和洪韻兒看來,國內各種產業革命是歷史的趨勢不可逆轉,但他們卻可以人為的把一些傳承了千年的文化儲存下來,他們可不希望為了變革而變,總要在變革中把老祖宗的一些東西留下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後世雖然也完成了工業革命,但他們的傳統文化卻保留了下來,雖然日本人很不招人喜歡,但這一點卻是不得不佩服的。相比之下,國人只留下了辮子服、辮子戲、以及不倫不類的中山裝,雖然這和漢文化斷代有關係,但卻是整個民族的遺憾和悲哀。
蕭雲貴拍了拍陳田的肩頭,把主管西殿典衣館的戶部司官方振倫喚了進來。方振倫是在湖南長沙加入太平軍的,祖上幾代都是四大名繡中另一支湘繡的傳人,現在負責蘇州織造署的西殿典衣館,職同檢點。
給兩人互相介紹之後,蕭雲貴品著香茗道:“方檢點是湘繡的傳人,咱們西殿典衣館招募了不少湘繡名家,到了蘇州之後,典衣館也在收集蘇繡的技術和人才。本王也非常喜歡蘇繡的雙面繡,蘇繡和湘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