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服了,遼東屬國烏丸峭王撲了,其餘小魚小蝦,除了跟在後面搖旗吶喊,也難有作為。
汗魯王烏延身死,其部分崩離析,大部被上谷難樓吞併,餘部散入幷州;峭王蘇僕延回到孤蘇之後,大病一場,日漸衰老,於翌年病故,其部分別被馬悍、樓班與厥機瓜分。
正當馬悍在扶黎營向臣服者們大肆闡述和諧共建的重要性時,數百里外的玄菟郡卻發來急報:高句麗入寇,請遼東發兵助擊之。
高句麗這是什麼意思?打臉是不?
馬悍拍案而起,早不來晚不來,偏要在這個節骨眼上來犯……好啊!既然來了就別想走!
高句麗,伯固王,你死定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征伐高句麗】
(十五要對諸位書友說聲抱歉,尤其是對大盟,雙紅厚賞依舊,而十五卻先掉了鏈子,真是慚愧且不安……這是年前最後一章,過年事繁,很難保證穩定更新,只能停更幾天,具體復更日期,明日單章貼出,望大家諒解。)
~~~~~~~~~~~~~~~~~~~~~~~~~~~~~~~~~~~~~~~~~~~~~~~~~~~~~~~~~
六月十三,馬悍趕回襄平,在太守府接見了玄菟太守的求援信使,詳細詢問高句麗入寇,以及玄菟郡的防禦反擊等情況。得知在本月初三,高句麗小王拔奇,率二千兵馬,兵臨遼水(今渾河)之畔,寇抄西蓋馬(今遼寧撫順)甚急。西蓋馬長守城負傷,向本郡求救,太守公孫顯已派出援兵。但昨日又有加急訊息傳來,援兵中伏,敗退回城。經此一敗,玄菟兵力大損,守城有餘,出擊不足,請遼東速速發兵助之。
馬悍讓信使下去休息,並未急於發兵,而是召來武猛校尉樂進,讓他做好出兵前各項準備工作。再召來典軍司馬夏侯蘭,令其出任別部司馬,統領三千烏丸、鮮卑聯軍——剛簽訂盟約,盟主老大的勢力範圍就遭到了高句麗奴入寇,各位小弟自然要大力協助,各發精兵於帳下聽令。
最後,馬悍召來“鷹眼”主事,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比糧草更先行的是情報。我要在三天之內,看到有關玄菟與高句麗的詳細情報放在我的案牘之上。”
鷹眼沒有讓馬悍失望,在馬悍趕回襄平之前,已緊急收集有關高句麗的大量資料,但沒料到主公還要玄菟郡的資料,結果又是一番忙亂。終於在時限最後一天,將整整一車竹簡,拉到太守府前。
漢末時紙張並未大量普及,雖經蔡倫改進,紙質仍顯粗糙,也沒有出現冊頁書,公文往來,十分不便。馬悍早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下令匠人著手改進紙張,並訂裝成線裝冊頁書。在公文中使用。一些有眼光的商人,已注意到這種新型冊書的方便,紛紛仿製。不過,在雕版印刷出現以前,書籍的普及,還欠火侯,除了官方文牘,暫未涉及書籍這一塊。
由於時間倉促,鷹眼組織收集的資料多是州府舊文件。來不及在冊書上謄寫,只好委屈他們的主公看竹簡了。
馬悍花了一整天,總算將高句麗的淵源及其與大漢邊郡玄菟郡的百年糾葛,大致瞭解得七七八八。
高句麗為夫餘別種。距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壤。方圓二千里。戶約三萬,全國人口加起來不過十餘萬。國有五族: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前期以涓奴部為王。後桂婁部崛起,取而代之。
高句麗早年頗受夫餘欺凌,便一直依附於大漢,稱臣納貢,很是勤快。其後漸漸強盛,與夫餘抗衡,經過反覆拉鋸,花了幾十年時間,終於將夫餘這個世仇打趴。此時放眼四顧,夫餘、三韓、邑婁、朝鮮、濊貊,沃沮、肅慎……無不威服,高句麗再無敵手,自信心膨脹之下,蠢蠢欲動。
高句麗與漢王朝關係崩壞始於新朝。王莽初,曾發高句麗兵以伐胡,高句麗人不欲行,強迫遣之,於是皆亡出塞為寇盜。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所殺。州郡縣歸咎於句麗侯騊。
王莽大怒,詔遼東太守擊之。嚴尤奏言:“貊人犯法,罪不起於騊,且宜安慰,今猥被之大罪,恐其遂反。”
王莽不納,嚴令嚴尤必殺之,於是嚴尤誘殺高句麗侯騊。果不其然,自此高句麗脫離中原王朝,稱王獨立,並開始報復,吞併玄菟郡轄縣。
東漢初年,遼東太守曾發兵討伐高句麗。自稱大武神王的高句麗王無恤堅壁清野,退入國內城,遼東軍小勝而歸。
至東漢中後期,高句麗出了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