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能在部族裡繼續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為了這個希望,王寄的近侍普方,向馬悍供出了一個驚人秘密。
而現在,馬悍就讓普方當著樓班的面,道出這個與其相關的致命秘密。
“什麼?攻擊孤的猛獸竟是左谷蠡王豢養的訓獸?!”樓班一下跳起來,震驚得無以復加——我道“運氣”那麼好,連遇三猛獸,原來……
普方從懷裡取出一根布條,雙手高舉呈上,道:“這是左谷蠡王給主人下的手令,是小奴從主人身上取來的。”
烏丸人沒有文字。千百年來只以刻木傳信,不過時代前進到漢末,居於漢朝邊境數世的烏丸人也不免受到先進文化的薰陶,各部落頭人多少會點漢字,談不上好,夠用就行。
樓班接過那手令一看,那難看卻熟悉的筆跡,正是從兄蹋頓親筆。
布條飄落,樓班也頹然頓地,雙手捂面。
倏地肩膀一震。一隻厚實的大手按在他肩上,一個平靜中隱含殺意的聲音入耳:“我不管你怎麼做,蹋頓的命,我要定了!我會盡發白狼城之兵馬自南殺來,而峭王之烏丸突騎則自東合擊。鮮卑犍提部太遠,但扶羅韓、洩歸泥賢父子亦不甘人後,踴躍相助,將合遼西鮮卑諸部,三面合擊。嗯。想必素利仲昆、厥機父子也不會坐視。為友為敵,但在大單于一念之間。”
樓班苦笑,此時此地,他敢為敵麼?也罷。與其長年防範,不如一朝解決,柳城烏丸人,只應有一個聲音。聽從一人命令——樓班眼神漸漸變冷、變硬,雙拳越攥越緊……
……
興平二年六月初二,遼西烏丸內亂四起。大單于樓班與左谷蠡王蹋頓互相攻殺,柳城血流成河。
樓班是新晉單于,在大義上佔有優勢,直接宣佈蹋頓謀叛,獲得大多數烏丸人的支援;蹋頓則經營多年,聲威卓著,籠絡了大批忠心的精銳部屬。一方勝在人多,一方勝在精銳,廝殺經日,難分勝負。
六月初四,首先是白狼城步騎二千出現在柳城以南五十里的馬首山道北口,率隊者為白狼守將趙雲。當日午時,遼東屬國五千烏丸、鮮卑突騎出現於柳城東南。緊接著,西北方向也出現了千餘鮮卑騎兵,雖然大多是牧騎,並非精銳,但卻構成了犄角之勢,對蹋頓的烏丸兵馬士氣造成沉重的打擊。
隨後,平岡鮮卑素利、上谷烏丸樓難,也紛紛宣佈加入討逆大軍。
蹋頓終於吃不住勁了,三日之後,即六月初七,蹋頓率二千最後精銳騎兵,拼死殺出重圍,衝開兵力戰力最薄弱的西北面鮮卑牧騎防禦陣地,繞過努魯兒虎山,最終只率不足千騎遁入漠北,不知所蹤。
一場龍城大會,以新晉大單于血洗反對勢力,統一遼西烏丸而告終。看上去似乎樓班獲得全面勝利,但實際上卻是一場慘勝。遼西烏丸在這場內亂中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實力劇損,不復昔日榮光。而樓班也空有烏丸大單于的名頭,實力卻跌到比諸烏延部都不如。
在如此孱弱的情形下,樓班一面緊靠老泰山難樓,一面抱緊馬悍的大腿,扯著兩張虎皮當大旗,這才勉強維持住了大單于的架子。當然,他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部族裡最優良的戰馬與九成以上的漢奴,將要在二年內陸續交付遼東。
經此一役,遼西白狼城勢力範圍一舉推進到陽樂,與遼東連成一片。
六月初十,馬悍在遼東邊境扶黎營,與遼西樓班、遼東屬國蘇僕延、厥機、平岡素利、漠北扶韓羅、洩歸泥等烏丸、鮮卑勢力,簽署了一攬子協議,即扶黎盟約。
這份範圍囊括遼東、遼西、遼東屬國及漠北一部的盟約,被馬悍稱之為《大遼境盟約》,後世稱之為《扶黎會盟》。盟約共有十八條之多,什麼互不侵犯、守望相助、互市交易、聯合作戰等等。但花團錦簇的文字,難掩鮮明一點——遼東太守馬悍,將領導著一群異族小弟,共建和諧大遼境。
馬悍清楚認識到,胡人就象草原的野草,割完一茬又一茬,殺是殺不完的。最好的手段就是內遷、融合,歷史上的烏丸人就是這樣消亡的。而馬悍要做的,就是讓這個過程儘量提前到來。
烏丸人的消亡,已是歷史定勢,下一步,就輪到鮮卑人。有了洩歸泥這根楔子,馬悍可以隨時介入漠北鮮卑人的戰爭與內政,比如“助”犍提部擴張……三部鮮卑的矛盾由來已久,最適於從中漁利。
馬悍已經在心裡給五胡亂華的主力軍鮮卑人寫下結局:要麼滾到西伯利亞自生自滅,要麼全族消亡。歷史,不能重演。
遼西烏丸萎了,漠北中部鮮卑最為精強的犍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