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上南下》
作者:不老的江湖
第一章山楂紅了
第一章山楂紅了
“你給我跪下,不孝子!”
啪地一聲,喬三爺拍得桌子震天響,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誰不知道,喬家二小子向文是三爺最喜歡的兒子啊。
其實,自從接到家信,讓他從省城回家一趟,喬向文就隱隱感覺到了其間的不同尋常。想了很多種可能,但絕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一種。
父母身子骨安康無恙,喬家的農莊就像過冬後的青草一樣,不斷向四周蔓延,加上父親的各種手段,鄉親鄰里雖然心裡怨言頗多,但總算面子上客客氣氣,相安無事。
你擴張你的,我收成我的,你種我收,你買我賣。
陳家集,完全稱得上是魯南第一大鎮,無論人口還是地域面積,那都比周圍的鄉鎮大了不少。每到逢集,街上的熱鬧一點也不次於縣城;哪怕不遠處狼煙四起,日本人的鐵蹄踏遍了東北,又邁向華北。
陳家集的上街頭有座廟宇,叫神仙宮,廟裡供著一尊菩薩,大傢俬下稱作玉女菩薩,專管生兒育女,香火極盛。
不管你信不信,至少,陳家集的不少老少爺們都信了。
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就是玉女菩薩的生日,每到那一天,陳家集和附近鄉鎮的村民商人,那個虔誠啊,將這座神的牌位抬出來遊行,弦簫鼓樂,鑼鼓喧天。鎮上的商鋪則會沿街擺著祭品拜接,祈望子孫興旺,生意興隆。
舊社會,不玩計劃生育,多子多福,尤其農家人嘛,乾的是力氣活,男的更金貴。
遊行之時,當地群眾還會推選出一名富有威望的鄉紳代表接神並主持祭拜典禮。之後,鄉里還要請來戲班演出,為期十來天。
嘿嘿,如果說陳家集是魯南的一顆明珠,那麼山楂就是陳家集人的驕傲!
,每到九、十月份,滿山的山楂紅,把整個陳家集整個都映得紅彤彤的。
隨處可見的山楂樹上掛滿了鮮嫩欲滴的果實,憑地惹人喜愛。陳家集的山楂,個頭都比其他地方的要大,分外飽滿,光潔圓潤,味道酸酸的,入口後細嚼,便有一股甜意湧上來。
路邊枝椏上的山楂長多了,就會把枝條壓彎,行人一伸手就能摘到,熱情的陳家集人從不計較,看到南來北往的人,總會由著他們採摘品嚐,即便不買,他們也是樂呵呵的。
山東鄉親,自古至今,豪邁熱情木得比。
山楂的妙用和美好,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競相稱頌,淺吟低誦。其間最知名的莫過陸游的那一首《治圃》:
小圃漫經營,栽培抵力耕。
土松宜雨點,根稚怯鉏聲。
紅果方當熟,清陰亦漸成。
每來常竟日,聊得暢幽情。
有人種,就有人收購販運到外地。
山楂不僅能生吃,還能做成山楂糕、山楂酒,有人加工後套上個紙板盒,,一包裝,鳥槍換炮,價錢立馬翻跟頭。
集子上的藥鋪更是絕了,把山楂去了陳皮雜質後,切成薄片,放上荷葉,麥芽,拌點紅糖,就是一味治療許多疑難雜症的好方子。
當然,在陳家集,要問起誰家田最多,誰傢伙計最多,誰家的山楂產量最大,如果你回答不出來,一定會被人傳為笑柄。
三爺唄!
大名喬大富的就是,連續幾屆主持廟會祭拜,陳家集男女老少,婦孺皆知。
當然,人家善意地笑完之後,還會繼續問一句,那你知道陳家集歷史上最大的名人是誰嗎。
不管讀過書沒讀過書的,都有意無意間把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抬出來,這可是陳家集的金字招牌。
說起王羲之,沒有人不肅然起敬的,據說有好事者,反覆考證,但最終都無法從家譜繼承上把自己與這位書聖聯絡起來。
王羲之籍貫陳家集,史書是有確切記載的,只是大家無法考證的是,在這個魯南第一大鎮,為何罕見書聖的遺蹟墨寶。
這個結論讓老鄉們鬱悶,一直也令江湖很震精,怪事!
話說回來,提起喬大富,雖然佩服者有之,羨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但無論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還是不得不承認,三爺,有一套。
而今,世道不同,有實力就有地位,有票票才有發言權。隨你議論,喬家的財富卻在鄰里的褒貶不一中不斷增多。
大門口那一對石獅子就有2人多高,張著大嘴,威武逼人。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