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瀚,有必要嗎?”謝清苦笑,“你似乎也很想這麼做。”
“因為,我始終認為,皇帝不會甘於受太后的影響,他會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藉口!到那個時候,議政首臣就是最好的箭靶!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好的擋箭牌!”齊朗很認真地解釋,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謝清信服地點頭。
“隨陽,有點耐心,我們最不缺的就是時間!”齊朗伸手拍了拍謝清的肩,安慰他,“至於後位,你認為紫蘇會破例選出身寒族的慧婕妤嗎?不可能的!再說,據我所知,她對宜婕妤似乎很欣賞!”
“是這樣嗎?”謝清眼睛一亮,“你確定?宜婕妤很有可能入主長和宮?”
齊朗站起身,走了兩步,卻看著謝清輕輕搖頭:“我又不是紫蘇,怎麼可能確定後位的歸屬?不過,我想世族都會持宜婕妤的,我也不會例外!而且,我的打算中,慧婕妤絕對不能成為皇后!”
這已經可以算是承諾了!——謝清很清楚,只要齊朗願意開口,紫蘇就絕對不會拒絕他,只是,能讓他開口的事情實在太少。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不等待一下呢?
坐看風雲起也是不錯的享受。
PS:要準備畢業論文與答辯,更新不多,請見諒!
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
《元寧史記&;#8226;后妃列傳》
崇明六年四月,朔因管教之失受申斥,妃於宮中閉門自省,皇太后嘉許之,晉昭儀,正三品,列後宮之首。
因為軍械的問題,尹朔受到前所未有的責難,紫蘇發下的硃諭幾乎讓人以為尹家就要被滿門抄斬,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
兵部的官員,尤其是軍械司的官員,幾乎清洗一空,兵部本就是齊朗的職權範圍,現在更是水潑不進,。
正在尹朔擔心自己會被彈劾,從而失去議政首臣的地位時,宣政廳傳太后懿旨,以恭謹嫻雅晉慧婕妤為昭儀,正式位列後宮之首,這讓尹朔恢復了稍許信心。
幾天後,紫蘇對尹朔所上的請罪表批覆為“家門不幸,卿亦受責,何罪之有?”,並以硃諭明發議政廳,表明尹朔乃至尹家都不會因軍械一案受到牽連,議政首臣之位自然不會有任何變化,朝中本來有些紛亂的氣氛再次平靜下來,不過,只是表面上的平靜。
按元寧的傳統,協管各部的議政大臣七年一換,各部與地方官員任期五年,不許留任,按吏部考核的成績決定平調還是升遷,當然,也有可能免職不錄。這是文官,武將則分屬兵部、吏部與議政廳,三品以上的武將由議政廳調派,兵部與吏部都不得不干預,五品以上由吏部調派,以下才歸兵部掌管,就連這也只是書面上的東西,事實上,軍隊五品以上的將領都由皇帝親任,七品以下的軍職,可以建立幕府的將軍便可任免,兵部只是登記而已,即使如此,兵部仍然舉足輕重,因為,所有兵餉與軍資皆歸兵部掌管,所以,協管兵部的大多是議政首臣,不過,例外也很多,齊朗並不是第一個。
朝廷平靜的表面之下是洶湧的暗潮,起源便是議政大臣七年一換協管所部,最先提出這件事的是三司的諫官,理由是冠冕堂皇的“維護制度”。
崇明六年,成越的平民是最開心的,先是皇帝的元服禮,再是風越海峽的大捷,接著是兵部弊案,現在又輪到議政大臣的爭權了,天氣越來越熱,戲卻是更熱鬧了。
平民百姓不懂得朝廷重臣的想法,在他們看來,三司諫官們的不斷上書,不過就是在為不同的議政大臣爭權奪利,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只能嘆一聲,天子腳下無凡夫啊!
其實三司的正堂何嘗想淌這個渾水,可是,三司向來是清流士子的地盤,在他們看來,朝廷的制度不能違背,而且,官員輪換之制是為了避免久任一處、結黨營私,既然地方官員的輪換是正常進行的,議政大臣協管之權就不能例外。
所有的奏章都被紫蘇扣在中和殿,不詔、不發,其它事情一切照常,只有近身服侍的宮人知道,太后已經非常不悅了。
三位議政大臣保持了沉默,尹朔閉門自省,謝清在處理軍械案,齊朗要統籌戰後的安排,在這個被人認為是爭權的事件中,三個當事人實際上根本沒有摻和。
身處水深火熱的夾縫中的三司正堂對此不可能無所知覺,並不常在一起的三人坐到了一起,商議之後,吳靖成被要求去見齊朗,誰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齊朗一系的人呢?
齊朗沒有給他好臉色看,不過,也許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妻子臨盆在即,而沒什麼心思見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