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戰,退縮者,殺無赦。”
燕王手中大旗一揮,身後陣營快速殺出,這一次,燕王帶來一支精銳,耿炳文同樣沒有料到,隨著令旗一晃,前面的步兵陣營快速左右一分,身後黑壓壓的騎兵快速衝出。
朵顏三衛,寧王的精銳,此時,朵顏三衛一出,南軍瞬間被對方擊潰,不愧是大明的絕對精銳,擁有驚人的攻擊力,而且這些騎兵人在馬上彎弓搭箭往前射,這種馬上飛射的本事是大明騎兵無法學到,只有那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才能掌控的絕技,而且射的很準,幾乎是箭無虛發。
隨著雙方距離接近,只見淇濱快速將弓箭掛在戰馬一側,順勢抽出腰間彎刀划向前面防守陣營南軍脖子。
血光陣陣,耿炳文眼見不敵,只得快速向後退去,一番箭矢滾石從城牆上方落下,朵顏三衛見無法攻入只能退回。
第七百三十一章禍國之人
朱棣率領精銳在真定府和耿炳文交戰,雙方各有死傷,耿炳文仗著城牆堅守不出,朱棣的兵馬野外交戰厲害,其中也是有原因,當初和北元騎兵交戰,都是草原和荒野,那個時候拼的就是速度和狠勁,此時面對城牆並沒有太多辦法。
另外一邊,進攻濟南城的燕軍人數雖然不少,不過基本上就是虛張聲勢,李景隆登上城牆,只見燕軍的陣勢略顯鬆散,明顯是防守有所鬆懈,因為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此時正是夜襲的最佳時機。
當夜,李景隆率領三萬精銳殺出,燕軍陣營大亂倉皇而逃,李景隆趁勢出擊連戰連勝,打的燕軍毫無還手之力,只能退縮在德州城內不敢出戰。
此時,前方的戰報就如同雪花一般飄到京城,幾乎都是李景隆擊敗燕軍大勝的戰報,如此,最是鼓舞人心,不僅是齊泰這些人,朱允炆也希望見到這樣的勝利,唯獨耿炳文那邊,始終堅守不出,而且兵力上損失不少。
這一點完全在合理範圍之內,畢竟耿炳文遇到的是善戰的燕王還有最能打仗的朵顏三衛,不要以為躲在城牆上面救可以沒事,燕王這些年沒閒著,打造了大量的火銃,加上朵顏三衛日夜的騎射奔襲,守城的壓力極大。
那些手持火銃的亂軍在騎兵的護衛下快速接近,照著上面就是一頓亂射,這些火銃的有效距離已經超過城牆的高度,所以,只要上面有人冒出頭來直接就會被火銃擊中。
“皇上,臣以為,擊敗亂軍為當務之急,一味堅守只會長亂軍之氣勢,損我大明之國威。”齊泰高聲說道,此時,大殿之上百官雲集,其中多半都是齊泰的心腹。
“不錯,當主動出擊,痛擊亂軍,唯有這樣才能讓百姓信服。”
“臣等附議。”
朱允炆的前面呼啦啦跪倒一片,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員,六部的人都在,這些人擺明了是一個鼻孔出氣,六部向來如此,一榮俱榮,誰得了好處也不白得,其他幾部都能分到一些好處。
“臣以為不妥。”
這個聲音顯得格外突兀,整個朝堂之上幾乎都是支援李景隆的打法,主動出擊,打出朝廷的威風,而不是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裡面。
眾人側目看去,齊泰白了對方一眼,應該已經猜到,這個時候能出來和自己唱反調的也只有這個人。
方孝孺,朱允炆對方孝孺也是極為敬重,因為方孝孺有學識,而且是忠義之士,“方愛卿,以為如何?”
方孝孺上前一步,“皇上,雖然方孝孺不懂得行軍打仗之事,不過臨陣更換主將對士氣影響極大,而且長興侯久經戰陣,自然清楚隨機應變之法。曹國公雖然善戰,畢竟年輕,亂軍聲勢正強,所以,臣以為以守待攻並不不妥之處。”
方孝孺說完,朱允炆連連點頭,說的確實有些道理,當然,齊泰那些人說的也有道理,朱允炆也心急,南方的水災剛停,燕王就扯旗造反,而且這一次的聲勢要比晉王那一次更大,不要以為晉王打到京城就要比燕王厲害,兩人的封地位置不同。
晉王的封地是在南面,距離京城很近,燕王不同,主要的兵力都在北面,所以,這是一場硬仗,不是說誰能扛就能扛下來。
這個時候,一定要求穩,“待朕再好好想想。”
隨著太監喊了一聲,眾人緩緩走出,齊泰有如眾星捧月一般被人簇擁著,唯有方孝孺冷哼一聲快步走出。
朱棣眼見遲遲攻不下真定府,唯有改變策略,暗中調集一隊精銳繞路河間府襲擊鬲城,鬲城原本只是一座小城,位置確實極為重要,位於真定府的後面,只要控制這裡,等於是斷了真定府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