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仰和體制改革都不是一個人的工作,但重甲卻一個人把這兩件工作都包攬了下來。重甲現在就覺得,以自己這塊料不去當美國總統實在是太TD區才了……
對於政治和信仰,重甲沒有什麼研究,行文肯定有疏漏之處。望大家多多包涵。讀的時候遇到理解不通之處,大家心中不妨默唸:這,這……
“在談及這個問題之前,臣另有一事需提前向陛下奏請。”
吳凡沒有立即回答曹衝的疑問,而是另起了一個話題。
曹衝便讓八叔吳凡儘管直言。
吳凡便繼續道:
“請陛下下令,成立一專職信仰之部門,以引導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寄託。這個部門初期當由朝中能臣組建,詣在建立出一整套健康有序的信仰理論;當人民逐漸接受該信仰,併成為普世價值之時,則該部門必須與統治階層脫離開來。成為一種獨立的完全不帶有政治權色彩的民間部門。”
吳凡這個提議的目的很明顯,就要讓中國人自現在起就開始擁有一整套完整的精神信仰至於信仰的重要性,重甲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說過,這裡不再贅述
中國人曾經有過被後世稱為“百家爭鳴”的極其活躍的思想碰撞期,是新興地主階級與沒落奴隸主階級之間的一場思想角逐。一如歐洲的文藝復興,是新興資產階級所領導的一場反封建反的文化運動。
百家爭鳴,故名思議,就是各種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學術理念透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各不相讓。這對於人民來講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願去加入其中的某個學派,並且能夠在一件相同的事物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有利於活躍人的思維,拓展見識,甚至,對於人的大腦開發也有相當大的裨益。
然而,統治者出於統治穩固的目的,卻不想看到人民的思想太活躍。於是,戰國統一以後,就開始陸續有皇帝對各路學派動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秦始皇的“焚坑儒”,以及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站在後世角度看待此類運動,在當時來講無疑是有利於國家穩定和封建集權的。但是,從長遠的人文角度來看,其弊端則十分地明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現在的中國人思想僵化,缺乏創新,目光短淺,在同一件事排斥不同觀點,盲目跟風隨大流……如此種種除了教育,體制,政治環境等因素之外,其中最主要的,莫過於我們有著長達二千餘年的思想束縛歷史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二千多年前的封建統治者們能夠在保證統治穩固的前提下,積極有序地引導這種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而不是一味地打壓甚至殘害。今天中國人的學術和思想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活躍境界?在科技,文化等領域又會取得多少令全世界驚歎的成果?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們出於自身和家族利益,即使他們的目光足夠長遠能夠預見到這一切,也不會去那樣做。
不過,來自後世的吳凡,不在皇帝位不謀皇帝事,現在卻要創造這個“如果”
誠然,一味地讓民間學派思想不受控制地蔓延、傳播,這對國家統治是極為不利的,尤其眼下這個世界還是冷兵器時代,人民與軍隊的劣勢並不像後世那樣天差地懸。一旦這些學派發展得足夠大,就足以威脅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吳凡才讓曹衝下令,成立一個專職的信仰部門,擇取各路學派中堅定國家統一和穩定的思想加以融合,成為信仰中的信條;並在此基礎神化某些事物,再把這些神化的事物置於各路學派之,以集納人民的思想。
總之,就是讓人民在國家與民族問題,深植“國家統一,同宗同源”的思想。對於任何形式的分裂行為都無法容忍,不論這個學派有多大,門生有多少,一旦觸及這根敏感神經,全國的人民,包括它自己學派內的門生都會對這個學派極度厭惡與唾棄。
然後,在控制住這一個大方向的前提下,允許民間存在不同的學派,允許全國下有不同的聲音,允許人民就同一件事物發表不同的看法。
一旦這個氛圍形成,民間對統治階層勢必就會在這個慣性下襬脫以往的唯唯諾諾,轉而對官方的事物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的見解。這實際就是吳凡植下了一顆開啟民智與民主制度的萌芽。
至於所要神化的事物,吳凡是早就想好了的: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這八個字即使放在被無神論刻意引導的現代中國人思想裡,其地位仍然不可撼動。何況眼下這個世界人們普遍還相信有神有鬼,相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