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的廚藝平平,可是原本也沒想討好老爺子。本來嘛,他是皇上,吃過龍肝風髓,喝過金波玉液,任憑我費盡心思,他的嘴巴哪會在乎?只是他現在心情煩悶,肝火旺盛,這些家常小菜,清淡適口,正對脾胃。
果然賓主盡歡。康熙胃口大開,對這些農家小菜讚不絕口,四爺面有喜色,向我投來欣賞的目光。
“老四,你怎麼會來這兒置田呢?”康熙問道。
“回皇阿瑪,兒子羨慕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灑脫境界,所以閒時便來此耕作。不過五柳先生是避世高人,兒子此舉卻是一為修身養性,二為體驗民生艱辛。”四爺恭敬地回答。
“不錯。你能有此胸襟,實在長進不少。”康熙十分滿意。
飯後,康熙在屋內小睡,這是他長久以來的習慣。約摸半個時辰,李德全從裡屋出來。
“楚顏,皇上醒了,準備起駕回宮,你去上碗茶吧。”
“是,公公。”
我沖泡了菊花茶,給康熙送去。
康熙接過茶來,並不飲用,只是平靜地注視我。
“楚顏,你是愛慕菊花的淡雅,還是留戀茉莉的清香?”他問。
我怔住。
當日我曾說過四爺人淡如菊,而他…好似茉莉。
“皇上…楚顏心意兩難,痛不可言。”我流下淚來。
我的記憶回到了從前,沒有瞞過明智的康熙皇帝。
“朕能幫你嗎?”他問。
“皇上若能栽培四阿哥,善待八阿哥,楚顏自當感激不盡。他們都對楚顏說過,自小的願望,便是博取您的賞識和關愛,可是皇上永遠先為君,後為父,他們心裡自然寂寞,而皇上心裡是否也會感傷呢?皇上曾言道:天不老,情難絕。人為何執迷自苦?皆因有七情六慾。既然父子親情難以割捨,就請皇上成全楚顏的一番心意吧。”我泣不成聲。
康熙未發一言,緩步出門。
兩日後,康熙傳諭諸皇子及王公大臣:“前拘禁胤礽時,並無一人為之陳奏,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次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偉人。”
四爺向我轉述這句話時,喜不自禁。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段評語就此載入史冊,成為後人推敲他心機謀略的參考資料。
不久,康熙復封八阿哥胤禩為貝勒。
(十八)片片相思幾許愁
再次見到戴鐸,已是康熙四十八年的春天。
“楚顏,西山的桃花正豔,可想與我同行,賞春踏青?”四爺最近興致頗高。
“就我倆嗎?”我問。
他笑著說道:“我還相邀戴鐸同往。”
幹嗎牽扯上他?我有些掃興。
他看出我的不快,將我摟在懷中。
“乖,我看你這一向老是悶悶不樂,有意帶你出門散散心。至於我嘛,倒是有事與他商談,府內人多眼雜,不如山裡地界開闊,說話方便。”
翌日一早,一行人馬往西山進發。沿途山巒起伏,雲霧繚繞,紅花翠葉,春意盎然。邀月洞邊,有位翩翩公子負手而立,遙遙相望,不是戴鐸卻又是誰?
他見了我們,連忙拱手作揖:“戴某恭候四爺和林姑娘多時。敬請二位移步涼亭,清茶早已備好。”
“我視先生如師如友,先生與楚顏更是故交,何必如此客氣?”四爺笑道。
他聽四爺提到我,略微有些不自在,不過迅即恢復常色,四爺多半沒有瞧見。
三人涼亭坐下,寺廟的小沙彌過來摻茶倒水。
“那日請教先生的疑惑,還望先生知無不言。楚顏不是外人,先生不用避諱。”四爺說。
“四爺是問勞之辨一事?”戴鐸沉吟。
“正是。”四爺面容懇切。
“戴鐸以為,由此可見太子氣數未盡,但卻不足為慮。”他慢慢說道。
“何解?還望先生賜教。”四爺說道。
“多年以來,皇上對太子費盡心血,寄予厚望,雖說太子無德,多行不義,可是皇上怎肯輕易放棄長久的痴念?如果不是十八阿哥之死觸動皇上心神,只怕對太子的容忍還未到盡頭。勞之辨何嘗沒有揣摩聖意?只是他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皇上廢太子不過月餘,他便提出復立二阿哥,縱然皇上有心,但短短時間廢而又立,豈非顯得自相矛盾,言不由衷?這可是帝王之大忌,英明如皇上怎能明知故犯?可憐勞之辨本想討好皇上,反而弄巧成拙。所以戴某斷言,太子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