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第2/2頁)
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頭疼。只是據田太監說,朝中的大臣們已經為這件事吵翻天了。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平安的這種做法。他們引經據典,證明從古到今從沒有這樣對待俘虜的先例。畢竟泱泱天朝上國,氣度自然與別人不一樣,以前抓住的人,也是要麼殺了,要麼放了,要麼闢出地方來安置。還有人提出,若是他們這樣虐待俘虜,訊息傳到西戎去,西戎人遣使前來抗議,該怎麼交代?不過這人立刻被嘲了回去,畢竟大楚剛剛跟西戎打過仗,可沒有什麼友好的關係,西戎人擄走了不少西北的百姓,雖說平安他們追回來了絕大部分,但是總有些漏網之魚被帶走了。西戎跟大楚的關係,是邊陲百姓們一代代用鮮血和性命堆積起來的仇恨,根本無法化解。朝中一部分大臣一拍腦子就想“睦鄰友好”,也不看看如今朝中還是主戰派的天下!這樣一來,少部分比較支援平安做法的大臣反倒佔據了上風。就算個賬,西戎從大楚擄走了那麼多的百姓,那些徭役自然就沒有人去做了。既然如此,讓西戎人來做,不是正好合適?反對平安做法的人被豬隊友連累,反而不好再申明自己的立場了。畢竟你若是反對,是不是也跟那些人一樣覺得大楚怕了西戎?這時候皇帝拍板:誰反對,誰提出安置的辦法來。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不按照平安的做法來也可以。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唯一靠譜的,也依舊是劃地安置,但是朝臣中也有在邊境做過官的,最明白這種事情難辦,到時候管理起來簡直處處都是問題。這分明是給當地官府增加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便被否認了。所以直到田太監出京時,這件事情朝中還是沒有吵出個結果來。不過從大勢上來看,最後免不了還是要同意平安的這種處理辦法。平安對此其實沒什麼所謂。畢竟沒有朝廷同意,他也用了那麼長時間了。就這件事情,田太監透露,皇帝的意思是,不管俘虜怎麼處置,但不能由平安來接手,要他把人交還給地方官府。其實平安自己要回京城去,顯然也不可能把俘虜都帶走。不過交給當地官府,那就不一樣了。首先現在有接近一半的人已經在礦上做工了。這些人是算礦上的,還是算秦州府衙的?現在的知州跟平安關係好也就罷了,萬一將來換了主事的人,一拍腦袋要調動這些人,怎麼辦?不過對於這件事,平安自己其實也是有了打算的。只不過之前沒有細想,而田太監帶回來的訊息,讓他不得不立刻將這個念頭細化出來,找到解決辦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