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始,未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很快,朱元璋就同意了朱雄英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對於大明來說,確實是最優解,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而且對於大明來講,還不會破壞現有的宗藩體系。
禮部以大明的名義,交給了高麗使團一封國書,讓其轉交給高麗國王。
“朕觀高麗之於中國,自漢至今,其國君臣,多不懷思,但廣詐交而構禍在昔漢時,高氏失爵,光武復其王號,旋即寇邊,大為漢兵所敗;唐有天下,亦嘗賜封,隨復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絕;迨宋之興,王氏當國,逼於契丹、女真,甘為奴虜;元世祖入中原,當救本國於垂王,而乃妄懷疑二,盜殺信使,屢降屢敗,是以數遭兵禍。
今高麗國內奸臣竊命,將欲何為?朕觀此奸之量,必恃滄海以環疆,負重山固險,意在逞兇頑以跳梁,視我朝調兵如漢唐。然漢唐之將,長騎射,短舟楫,故涉海艱辛,兵行委曲,朕自平華夏,攘胡虜,水陸通徵,騎射舟師諸將豈比漢唐之為?若有釁端,皆高麗自取之也,非中國帝王好吞併而欲土地者也。”
這封國書非常簡短,前面說了高麗與華夏曆朝歷代的恩怨糾葛,後面則是不點名地批評了李成桂,又明確地告訴李成桂,漢唐軍隊不善水戰,但是咱老朱就是水陸通徵起家的,大規模水戰也沒少打,你不要覺得大海就能保護你,而一旦有戰端挑起來,那都是你們自找的,到時候別說是咱想要吞併你們的土地。
字裡行間,大明都對自己的軍事實力十分自信,目的是想告訴李成桂,並非明朝沒有力量攻打高麗,只是不想這樣做罷了,但要是李成桂真的敢篡位,那大明就真敢動手。
說白了,名義上這封國書是給高麗國王的,其實就是給李成桂的恫嚇信。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