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清和抹抹眼淚,歸隊。事情都這樣了,除了硬著頭皮上,真沒 保護孟清和一腳踩進永樂帝挖的坑裡,滿腦門官司,覺得日子不好過。有人比他更難過。京城寧王府,寧王朱權負手在殿內踱步,眉頭深鎖,臉色十分難看。自天子登基之後,他幾次上表請歸藩,都如石沉大海,沒得半點音訊。本以為到年後會有訊息,不想皇帝給他玩了招釜底抽薪,派鎮守接管大寧!朱權握緊了拳頭,狠狠捶在了桌案之上。朱老四未免太不厚道!當初說什麼和他兩分天下,結果呢?登上皇位就翻臉,連藩國都不讓他回了。難道就此困在南京?朱權不甘心。他正當壯年,文韜武略樣樣不缺。洪武年間,曾領兵多次出征大漠,麾下騎衛所向披靡,二十多個兄弟中也是能橫著走的。不想一時大意,中了朱老四的計,全家被挾持,不得不跟著一起造反。早知今日,當初他充什麼好心,顧念什麼兄弟情,就該把人一砍了事。如今說什麼都晚了,人為刀俎,他為魚肉,還不是朱老四想怎麼下刀就怎麼下刀!朱權的憤怒只能在府內發洩,出了王府,他仍要對朱棣恭恭敬敬。不甘心又如何?朱棣不是朱允炆,他也沒能力像朱棣一樣造反。或許以前有,但在大寧落進朱棣手中,家底被掏空之後,朱權的八千甲兵早已蕩然無存。官屬沒了,護衛也沒了。忠心於他的朱鑑早就死了。為了一家人的性命,朱權必須忍,哪怕心頭淌血,也得忍!不忍,廣澤王和懷恩王就是前車之鑑。私下裡動作,試圖以文臣和武將角力,在朝堂上找朱棣的麻煩,結果呢?陵園也不用守了,直接貶為庶人,發到中都看管。表面上把人送過去了,實際如何,誰能預料?即使中途出了&ldo;意外&rdo;,人沒了,車隊到不了中都,又有哪個不開眼會為兩個庶人仗義執言?方孝孺應該會,但他死了。朝中的言官也指望不上,經過興寧伯的一番鬧騰,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都開始縮起脖子過日子。不想被髮去充軍支教,就得管好自己的嘴。朱權冷笑,別說朝中的大臣,便是在京的藩王,哪個不是謹小慎微,心裡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天子遲遲不下詔許藩王歸國,大家就只能困守在南京。周王是天子的同母胞弟,自然用不著擔心。不歸國也能當一輩子的富貴閒人。谷王有開金川門之功,也算是有了一張保命的底牌。齊王,代王,岷王都是被朱允炆迫害的典型,就算為了面子上好看,近幾年內,朱棣也不會對他們怎麼樣。晉王是主動跟著朱棣一起造反,又是朱棣的晚輩,好歹有些香火情。遼王很自覺,上表請留京師,巴望著能讓世子歸國。朱權知道,遼王的希望肯定會落空。朱棣絕不會放虎歸山。鎮守遼東的左軍都督劉真已將遼王的舊部收攏,不服的早給收拾了。就算遼王世子歸藩,註定也是個空架子,混吃等死的命。以朱老四的性格,怕是這樣的機會都沒有。朱權停下腳步,長嘆一口氣,苦笑一聲。自己又比遼王好到哪裡去?困獸,只要把他困在這座王府裡,任由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一點浪花。殿門前,朱盤烒攔住欲通報的宦官,搖了搖頭。母妃說不要來打擾父王,可他還是來了。天子所行著實讓人心寒。派遣高陽郡王備邊開平,令定遠侯鎮北平,興寧伯鎮大寧,又以朵顏三衛騎兵為主,抽調各歸附蒙古部落及軍中精銳組建三千營,明擺著要將父王在北疆的勢力連根拔起。父王的護衛定然是要不回來了,官屬也是名存實亡,他們父子回到大寧,也不過是被供奉起來,當個閒散宗室。朱權是個聰明人,否則不會有寧王善謀一說。朱盤烒繼承了朱權的頭腦,也有著堅毅的性格,若無意外,本該繼朱權之後,成為護衛邊疆的強悍藩王。無奈朱權上邊還有個既善戰又善謀的朱棣。朱權父子再不甘心,也只能在朱棣面前俯首稱臣。 朱盤烒在殿門前站了許久,久到朱權從憤怒中平靜下來,又變回往日風度翩翩的北疆藩王。&ldo;烒兒來了,怎麼不進來?&rdo;朱權的聲音平和,朱盤烒卻知道,這份平靜之下潛藏著何等的隱忍與闇火。&ldo;見過父王。&rdo;朱盤烒行禮,道,&ldo;天子遲遲不許父王歸藩,不知父王可有應對?&rdo;&ldo;應對?&rdo;朱權搖頭,冷笑道,&ldo;事到如今,孤還能如何?唯一的辦法就是上表請天子另賜封地。&rdo;&ldo;另賜封地?&rdo;朱盤烒顯然沒想到父王會做出這個決定,&ldo;父王不想再回大寧?&rdo;&ldo;豈是為父不想?而是天子不許。非但不能回大寧,再有封地,也不會是邊疆重鎮,天子不會允為父再帶兵。&rdo;&ldo;父王甘心?&rdo;&ldo;無論甘心與否,事已成定局。但天子不會薄待為父。&rdo;朱權示意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