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葉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亂……三觀盡毀啊親……記者姑娘在電話那邊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過會兒才問:“那一旦發生爭執,怎樣調解呢?到這個時候總該大寶讓著小寶了吧?可是你如果天天都說要姐姐讓著弟弟,那姐姐應該會很傷心吧?她自己也那麼小,憑什麼總是要付出?”沒等我說話,她先嘆口氣,“實不相瞞,我知道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女孩子,她有個弟弟。從弟弟還沒出生的時候,奶奶就告訴她‘你媽媽要給你生個弟弟啦,她不喜歡你啦’,她當時只覺得五雷轟頂,很傷心,很絕望。到媽媽生了弟弟後,有一天,她就趁大人不注意,想用枕頭捂死弟弟,結果被趕過來的媽媽發現,狠狠揍了一頓。從那以後,全家人都防備她,時常提起這件事情來羞辱她,所以哪怕現在她已經三十多歲,還是隻能記起一個十分不幸福的童年。她說她無論如何不會多生一個孩子,她不能影響大寶的生活質量。”聽完她的敘述,我也嘆口氣,“姑娘啊,你沒發現嗎?在這個故事裡,錯的是這姑娘的奶奶、媽媽,是童年時代環繞在她身邊的那些不懂教育方法的人,而不是‘生二胎’這件事本身。”難道不是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計劃生育政策鋪天蓋地而來,家家戶戶只能生一個孩子——這個“唯一”使得當時一部分家庭越發重男輕女。我到現在都記得,讀小學那年,我在《中國少年報》上看見一篇獲獎作文,說的是大年夜,一個小女孩站在自家門外,聽著屋裡嬰孩的啼哭和大人們的歡笑,獨自垂淚。那是個弟弟,是全家人盼了很久的弟弟,是讓全家人足以遺忘她的存在的弟弟。那篇文章寫得真細膩,甚至在此後一段時間裡掀起一陣女孩子的訴苦風,類似內容的作文我又見過很多篇。現在想來,有跟風,有借鑑,但何嘗就不是很多女孩子共同的苦澀心聲呢?然而現在,隨著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登上為人父母的舞臺,雖然有人暴露出愈加不負責任的一面,但更多人還是越發重視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我們開始知道:雖然我們也會尊重孩子們的獨立意識,但在他們小的時候,家長的善意引導不可或缺。尤其是“雙獨二胎”和“單獨二胎”政策相繼落地之後,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年輕父母在領取“二胎證”的同時已經開始關注對兩個寶寶的心理調適問題。我們是真的希望孩子們能夠相互依戀、彼此深愛,所以,那些適時的強調、恰當的制衡、必要的偏心,以及放低成人視角後由衷的羨慕,變得不可或缺。“適時的強調、恰當的制衡、必要的偏心、由衷的羨慕……如何理解呢?”記者姑娘問。她問這句話的時候我剛好隨手用滑鼠點開一段影片:那是某個晚上,叮咚二俠一起洗完澡後,被我和奶奶用大浴巾包著扔回到他們的床上。弟弟手快,早早把放在床上的爽身粉盒子抓在手裡,姐姐看見了,迅速躍過去,一把就搶過來,伸手蘸幾下,開始在自己身上塗抹,還捎帶往弟弟身上抹幾下。弟弟看著空空的手,十分生氣,轉身就往姐姐手上抓,姐姐再揮拳打弟弟兩拳。忙著拍影片的媽媽終於忍不住出聲了,說:“你倆別打了,把盒子放中間,一起分享不好嗎?”見姐姐沒鬆手,媽媽補充一句,“其實姐姐很喜歡弟弟對不對?所以姐姐拿到粉盒,一邊給自己抹粉,一邊給弟弟抹。”被找了臺階下的咚姐抬頭笑了,“對。”媽媽說:“可是你們要知道搶奪是不對的,打人也是不對的。你們是好姐弟,要互相愛護。姐姐是上過幼兒園的有文化的寶寶,要罩著還沒有機會上幼兒園、不懂怎麼分享的弟弟。弟弟你是男孩子,你要讓著女孩子,如果姐姐急著用,你就讓姐姐先用好了……”隨著媽媽說話的聲音,兩人開始象徵性地揮舞拳頭,然後齊齊哈哈大笑。這樣的影片段子其實還有很多,後來我想,或許,在姐弟倆的心裡,許多爭執,不過只是兩個小朋友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但因為大人們的微笑介入,他們不僅不記仇,反而在一段時間後,弟弟學會了在姐姐衝過來時先避開,而姐姐漸漸也會主動把玩具讓給弟弟。因為對弟弟而言,媽媽說過男孩子應當謙讓,同時也能避免自己被撞倒受傷。而姐姐開始相信,上過幼兒園的、有文化的寶寶就該不一樣。至於由衷的羨慕,我說過,那是真心的——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真心羨慕咚咚能有一個弟弟。我會把這種羨慕告訴她,也會表達對叮叮能有一個姐姐的豔羨。時間久了,某一天,下樓的時候,三歲的咚咚突然站在樓梯上感慨“有弟弟真幸福”,走在她身邊的一歲多的叮叮也馬上奶聲奶氣道“有姐姐真幸福”。牽著他倆小手的我在那一瞬間只覺有暖流在心底淌過,我滿心感動地想:孩子們,有你們,媽媽才是真幸福。所以說,許多時候,親情就像愛情一樣,我們總要表達,對方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