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曉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家惠抱著老二哭得泣不成聲,潘冠霖給醫生跪下求他們一定不要放棄,一定要再試試救活孩子。醫生建議他們連夜轉院,到市裡的大醫院去,不要在小地方的醫院耽誤時間了。
聽到一聲這麼說,潘冠霖和宋家蕙連夜把小老二轉到了市裡的大醫院,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不算遠的路程,整整折騰了兩天一夜還沒有到。
宋嘉惠哭著對丈夫說:「這條路怎麼這麼長啊,我要回新港去,不要在這個小地方過一輩子,我什麼苦都能受,什麼委屈都能忍,可不想自己的孩子連看個病都這麼費勁,不想她們因為一個小小的肺炎就能沒了命。」
潘冠霖安慰妻子:「馬上就到了,馬上就到了。老二一定會沒事兒的。大城市哪有那麼容易回去?你下鄉來到咱們這小地方,還嫁給我這個本地的,要走比別人更難了。」
宋家蕙不吭聲了,可心裡更酸澀的難受,只是一遍一遍地說:「我走不了,我的孩子一定得離開這兒,必須得離開這兒。」
到了醫院的時候,老二已經奄奄一息了。宋家惠抱著孩子在醫院裡不眠不休地滾了一個月,終於把老二從鬼門關上搶了回來,可終究還是落下了病根兒,需要長期調養。
再次回到家,小老三這才算是正式被媽媽抱在了懷裡,可是雖然是小嬰兒,但是因為二姐一直都是病怏怏的,媽媽抱二姐的時候比抱老三的時候還要多,小嬰兒不懂得什麼,漸漸習慣了,吃飽了自己也能安然入睡,絲毫不纏著大人。
這一天,宋家蕙看著熟睡的小老三,對丈夫說起這孩子名字的事情。孩子剛落生的時候,順著姐姐們的名字往後排,取名叫潘勝男。可經歷了這些事兒,潘冠霖和宋家惠再也沒了順從父母拼個兒子的念頭了。
望著自家院子裡的柿子樹,潘冠霖使勁兒地拍了一下大腿,鄭重地宣佈,老三就叫喜柿,潘喜柿。老大上學了,改名影響有點大,老二把名字也一同改了就叫潘喜紅。
他們家的女娃們和男孩子比什麼比,誰稀罕比啊?每個降生到自己家的姑娘都是一樁大喜事兒,都是喜柿,一串兒火紅的喜柿兒。
宋家惠自從喜柿被婆婆送人一次後,心裡就有了陰影。在那個年代,除了種地的農民,家家戶戶的夫妻基本上都是雙職工,潘冠霖和宋家惠後來都在鎮子上的學校裡當老師。
小地方,小學初中都在一個學校,老師少,學生多,兩口子每人帶好幾個班,下班不是去家訪就是要在學校裡給不好好學習的孩子補習。
大女兒小時候是在鎮上唯一一個大工廠的託兒所裡長大的。每天看孩子的阿姨們把孩子裝進一個大搖籃,從這頭撞到牆那頭兒,恨不得孩子們天天睡著。
老二之前一去託兒所就鬧病,大多時候都是跟著他們在學校裡一起上班的。可如今老三來了,這生活確實玩不轉了。
把孩子送到大城市裡去生活,回到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再一次成了宋家蕙最迫切的願望。
把女兒送回大城市裡生活,孩子不僅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和教育資源,就連日常吃喝也豐富了不止一點半點兒,就拿吃水果來說吧,很多大城市的水果,他們的孩子在這邊連見都沒見過。
她能想到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就是把她們送回大城市去。以前她就曾經多次寫信和父母溝透過這個事情,但是都遭到了二老的拒絕。她知道父母從小對自己的感情很一般,可越是這樣,她越是不平衡。
當初主動下鄉插隊,也是想儘早離開家,免得在家受氣,後來當了好事有了固定工資,也會寄錢回家讓父母知道二閨女有出息,希望他們記得自己好。
她之前從孃家的到的愛越少,現在就越是不平衡,想要把孩子送回去的想法越是強烈。
四年一次的知情探親假到了。潘冠霖和宋家惠帶著三個女兒一起迴天津探親。然後宋家蕙順便跟爹媽商量一下把老二放下,自己帶著老大和老小回內蒙。
宋家蕙一共兄弟姐妹四人。大哥下鄉時間早,去的地方離天津也近,孩子都是在潘家二老身邊長大的。妹妹和弟弟都已經上班工作了,父母也有退休金,幫帶一個孩子並不是困難的事兒。
宋家二老敢留大兒子家的孩子在身邊,卻不敢留二丫頭家的閨女。老大下鄉的地方就在heb省,有個什麼事兒,人家父母用不了多久就回來了。
可老二家在內蒙那麼遙遠,萬一孩子有個病有個災的,他們老兩口真負不了責啊!
宋家惠心裡難受極了,聽到親媽的這些話,時不時地就淚流滿面。憑什麼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