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f第二十三章叔侄兩人
李裕孫簡直無地自容,小心拉著李輔叔的衣角。
李輔叔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看著李裕孫:“你怎麼了?”
李裕孫剛剛的精氣神不見了。
他此刻終於知道,一向愛護晚輩的爺爺,為什麼將小叔趕出家門,實在是受不了了。
“有這樣的叔叔,還是讓我死吧。太丟人了。”
虞醒卻從李輔叔身上感受到其他東西。
非常之人,要麼有非常之能,要麼是聳人聽聞,想要引起注意。
李輔叔是哪一種?
虞醒偏向是前一種。
畢竟,一般浪蕩子,都是依靠家族的。一旦家族崩潰了,這種家族寄生蟲,就狼狽不堪。甚至連生計都沒有。
看李輔叔衣著,還是一副富貴公子哥的打扮。就知道這個人有能力。
因為人的衣服更代表經濟實力,在元宋易代,家族崩潰的情況下,李輔叔的生活水平並沒有下滑,他依靠的是什麼?而且很明顯,在李裕孫與李輔叔之間,主導者是李輔叔。
哪裡李輔叔憑什麼?
“那多少合適?”
“君子不食嗟來之食。”李輔叔說道:“我不要錢,我想與殿下做一門大生意。我聽聞殿下有鐵,我要了,有多少要多少,就在水西交易,用糧食換。”
李輔叔在糧食這兩個字上面加了重音。
趙立為之一愣。
他看向虞醒默默搖頭。
虞醒也相信,這一件事情並不是趙老爺子洩露的。
老爺子知道輕重緩急。
那隻能是李輔叔猜到的。
此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很多情報都可以透過公開的渠道分析出來,而李輔叔在曲靖數日,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分析出曲靖的糧食比較緊張,也不是一件難事。
而且賣糧食這個舉動,也很難談得上惡意。
“此事好說。只是我不明白,李兄來此,就是做生意嗎?”虞醒問道。
“我說過,我最鄙視儒家,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才不在乎子孫後代,但是,大丈夫在世,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老爺子於我有生養之恩,老爺子的仇我不會不報的。但是報仇,不代表要投奔郡王你。”
虞醒對李輔叔越發感興趣了。
“我明白,當今之世,君擇臣,臣亦擇君。”
“你不明白。我李輔叔,此生不為臣。”李輔叔說道:“你打韃子,我幫你,我估計你最缺糧食,恰好我又辦法給你搞一批,也有人缺少兵器。能給韃子添堵,我自然千方百計去做。”
“至於,南面稱臣?”
“抱歉,我沒有低人一等的癖好。”
“大膽,”趙立怒了,“你父親聽見你現在的話,非打死你不可。”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你們聖人說的,我自然遵守了,所以這麼多年我才沒有被打死。”
趙立與李芾有過幾面之緣,此刻忽然覺得,李芾如果沒有殉國,此早被這個小子氣死。
“好,這筆生意我做了。”虞醒越發欣賞李輔叔。
很多人覺得宋儒思想保守封建,其實不然,理學在宋代大部分時間,都不是主流。甚至一度被打成禁學,宋代各種思潮很氾濫。各方面很開放自由。
總體上來說,南宋比北宋保守多了。但總體上,還是比明清開放的。
李輔叔這樣離經叛道之人,每代都有。只是不會寫在史書之中。
而且李輔叔背後的話,也讓虞醒重視。
誰需要大量鐵器,需要來他這裡買啊。
要知道,鐵在大宋兵不是什麼稀罕玩意。也就是蠻荒部落中,還算稀缺,在中原根本不算什麼。
自然是正規渠道搞不定鐵的人。
什麼人在正規渠道中搞不定鐵?
自然與官府作對的人?
再聯想李芾鎮守湖南,李家在湖南應該有關係網的。李輔叔浪蕩的江湖。又是什麼樣的江湖啊?
虞醒很想與南宋境內的反抗勢力搭上線。
崖山行朝雖然不在了,但大宋遺忠還沒有死絕。不管想拉攏這些人為虞醒所用,還是聯合一起搞事,分散韃子的注意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李輔叔暗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痛快。”
李輔叔不臣服虞醒,本質上是不看好虞醒,不,李輔叔是不看好所有反元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