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糧食隱憂
“殿下不來找老臣,老臣也要去找殿下。”趙立將虞醒引進內廳,屏退左右,從一遍拿從一本賬冊,
“寧遠軍,現有七千二百五十人。支糧三萬石,”
“宜賓軍,現有六千七百三十七人,支糧兩萬石。”
“新兵大營,新兵兩萬一百七十三名,支糧三萬石。”
“各級吏員一共有三千兩百-----”
“三千兩百人?”虞醒說道:“這麼多?”
“多?”趙立咳嗽一聲,說道:“我還嫌少。”
虞醒想想也是,三千多人好像很多,但是分配在二十多個縣,還有一些直屬機構中,就少得可憐了。
不過,能在這麼短時間之內,組織出這麼龐大的官僚機構,趙立也算是拼了老命了。
虞醒見趙立身體不好,語氣也柔和了幾分,“老爺子,你直接說吧,不用報賬目了。”
“各項開支總和,只能支撐到三個月之後。”
“不是能收一季糧食?”
“殿下莫不是忘記了,之前誰在曲靖打仗了?”
從去年冬天到現在,曲靖連續遇見兩次大戰,特別是第二次,千軍萬馬在曲靖附近來回馳騁,大部分良田歉收絕收,才是正常情況,即便有一些良田沒有受到影響,也實在不能高估糧食產量。
“三個月。”虞醒心中沉甸甸的。
“如果三個月之內,賽典赤頂住了這個壓力,該怎麼辦?”
糧食這東西,虞醒也不可能空手變出來,更不能消減軍隊供給,否則軍心必亂。
虞醒說道:“老爺子,這件事------”
話沒有說完,就被老爺子打斷:“我知道輕重,這本總賬只有我腦子裡有,其他的誰都不知道,另外我告訴你三個月是底線。或許能多供應一段時間,但是,你要做準備。”
“我明白。”
虞醒已經在內心之中暗暗思量,從什麼地方搞一批糧食了。
“還有鐵器生產這一件事情。”老爺子說道:“而今鐵器賣給各部,是我們最大的財源,只是大規模擴軍,七星山那裡鐵器生產數量不夠了,這直接影響收益。這一件事情,老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是好。”
“只能請殿下出手了。”
虞醒說道:“我知道,七星山的鋼鐵廠要擴建。這一件事情我派去辦。”
“殿下信任老臣,將政務交託到老臣手中,老臣也盡心盡力,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
“此地窮山惡水,又屢遭戰亂,即便是將這些大戶的存糧全部抄了,也難以支撐長時間戰爭,”
“沒有鐵廠大量賣出鐵料,就沒有殿下轉戰川滇之間的經費。”
“沒有鐵廠打造的武器,殿下也難以與韃子精銳爭鋒。”
“沒有鐵廠,就沒有殿下的基業。”
“這一件事情萬萬不可有失。否則財政必然崩盤。”
“殿下,老臣不通此事,殿下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此事關係大軍成敗。”
趙立唯恐虞醒不放在心上,再三叮囑。
宋朝的財政上,鹽鐵茶等大項佔了大頭,是以趙立在商業上也是很開發的。早就抓住了虞醒財政的核心,不是土地,而是鐵廠。
土地只是用來種糧食的。養活大軍的而已。
“老爺子,我知道。這一件事情,我會放在心上的。”
“老臣沒有其他的事情了。不知道殿下來找來老臣。有何要事。”
“其實,也沒有什麼?”虞醒想起剛剛的情況,有些不大好開口,最後不得不將王四端那邊的情況說了。“我知道老爺子您很辛苦,我這也是沒有辦法。說起來,很多事情都應該是樞密院那邊的事情,有一個人能分擔一些,老爺子您也輕鬆不少啊。”
趙老爺子想得更多。
文官任樞密院事務官員,武將擔任主官,在大宋朝很早其實也是這樣,後來都變成文官了。
限制武將胡作非為,在五代後,已經是深入到每一個大宋人血脈中。
而今虞醒想恢復舊制。趙立自然支援。
“大人,如果前幾天來找我,這一件事情還真不好辦?”趙立嘆息道:“而今能獨當一面的,也不過喬堅,剛剛從四川來的。陸良縣令周洪,其他的都先天資質不足,不堪調教。這幾日,有幾人來投奔。卻能解殿下燃眉之急。我本來想留在身邊的。現在殿下要,就給殿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