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科舉制度的存在,明顯就是為了打壓商賈。
為何?
說白了,就是仇富。
可再往深了說,是世家門閥在利用這種方法來控制商賈。
因為不這麼做,商賈就不會老老實實地為他們管理商鋪,也不會打理他們的商號。
商賈的兒子若是成了官員,商賈還會老老實實地給他們打工嗎?
而且,商賈的兒子若是成了官吏,那豈不是很容易官商勾結?
所以在唐朝之初,工賈以及工賈之後,是不能參加科舉取士的。
李世民這一次,就藉助這個機會,廢除了這一項規定,明確指出,不問出身,只問才學,工賈和他們的兒子、孫子也是可以參與科舉考試的。
而這一個附加條件,是一開始沒有加上去,在科舉制度經過了三省六部的同意,形成了正式的誥示之後,李世民讓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主張,直接加進去了。
以前,李世民也覺得商人重利,心中根本就沒有大唐、沒有他這個陛下。
然而,當他聽了陳平安的話,講述了千年之後的面貌,還講述了什麼叫做小農經濟,以及民富國強的理論之後,他才明白士農工商四者之間的關係。
打壓商賈的結果,自然就是經濟發展比較慢,百姓們也只是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生產力一般,甚至是會慢慢地落後。
因為百姓們只求吃飽穿暖,可當他們吃飽穿暖之後,就算是有什麼物質需求,卻也因為商賈的不發達,從而有需求,卻也沒有市場。
最後的結果,就是衰落,是經濟的停滯不前,錢財也會慢慢地流通到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最壞的結果,就是大唐走向自我滅亡。
陳平安說過,唐朝中期之後,對商賈的打壓就減輕了很多,因為經濟已經停滯不前,百姓們需要行腳商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唐朝之後的宋朝,那些士大夫更看不起商賈,卻還是允許商賈之後參與科舉。
既然如此,他何不在這一開始,就做一個順水人情,從而收穫民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