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觀元年,李靖、蕭瑀等人聽到的最多的傳言,已經不再是什麼奪嫡之爭。
而是聖人近臣,將作監少監陳平安。
從馬蹄鐵開始,傳到了李靖、蕭瑀等人的耳。
再到後來的曲轅犁,更是讓他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科技改善生產力。
蜀中有著一些梯田,也有一片平原之地。
而耕作的時候,也都是水牛或者是耕牛為主,最差,也是人力拉動木犁。
曲轅犁的推廣傳到了蜀中,很快就有不少木匠開始打造麴轅犁。
犁鏵用的也是普通的鐵,雖然質地比不上高爐鍊鐵煉製出來的鋼鐵,卻也能夠湊合,可以用。
曲轅犁相對於簡單的木犁,確實好用,特別是那牛軛,是真的好用。
李靖等人之所以在這即將會京師的時候,來一場茶話會,也是想要分享一下資訊。
他們在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初,就巡查天下,自然想要在回到京師之後,也能清楚朝堂的狀況,好繼續融入進去。
誰知道,剛剛分享完訊息,就又傳來了關於陳平安的傳聞,還有一個誥示。
“鄉試、府試、會試,鄉試主考明經,主要內容有……。”京師長安、晉陽城、江都、蜀中等地,誥示也都先後貼了出來。
“遊韶兄,好訊息,好訊息啊!”
江都城的一坊間私塾,一位看起來年歲十七八左右的少年,興高采烈地走進去,大聲叫道。
私塾中,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少年,端莊地坐在那裡,手中拿著一本書。
聽得外面的動靜,只能是無奈搖搖頭,放下手中書籍。
“遊韶兄,某剛在外面聽得一個好訊息,又去了府衙確認,是真的啊!”
“當今陛下開科舉取士,聖言,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會識字讀書,皆可參與科舉考試,且不分老幼,旨在為國取士!”
“今年的八月初十就開鄉試,參與鄉試之後,於鄉試中前十的學子,可以在之後參與府試,府試前十,可去京師參與會試,會試之後,聖人親自問政,是為殿試。”
“鄉試、府試、會試、殿試,殿試合格者,皆賜予進士之稱,得進士之名,可進入弘文館、國子監,同時,會試之後的甲榜,皆可得官職,入六部,或者是上任地方官吏,治理一方。”
“遊韶兄,我們的機會來了啊!”
“未曾想到,陛下竟然能夠制定如此完善,如此高明,如此聖明的科舉制度,鄉試、府試、會試、殿試,層層疊加,不問出身、只問才學。”
“遊韶兄,某打算參加今年八月初十的鄉試,且,三日後,去往府衙報名!”
上官儀聽完,稍顯激動,卻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情。
“不問出身,只問才學,若只如此,乃天下學子之幸,陛下聖明,大唐此後必定會興盛繁榮。”
“此番鄉試,某也報名。”
那少年一聽,頓時叫道:“若是遊韶兄參加今年的鄉試,恐怕,這鄉試、府試的第一名,非你莫屬!”
上官儀,在歷史上,是貞觀年初的進士,授弘文館直學士,後來官至太子中舍人,因為反對武則天而被其派遣酷吏陷害,最後被問罪處斬,全家也被牽連。
如今,聽聞李世民以科舉取士,還設立了比較完善的科舉制度,從鄉試到府試,從府試到會試,從會試到殿試,層層遞進,還明確了甲榜皆可賜官職。
這對於大唐的天下學子來說,確實是一個福音。
人生在世,自當是為了功名利祿。
就比如杜如晦,心中更多的還是傾向於施展自己的才學抱負,從而青史留名,為的便是一個名。
上官儀為什麼讀書?
自然也是為了名。
同樣想要報名參與鄉試的學子,還有很多,也不僅僅是名門世家門閥中的子弟,也有一些,出身於寒門。
當然,農戶的兒子是不可能去參與鄉試的,他們是真的大字不識一個。
最為關鍵的是,李世民這一次的詔書中,還設計到了一項政策,那就是工賈之後,也可參加科舉取士。
在唐朝立國之時,也延續了隋朝的科舉制度,同時,也在每一年都舉辦了科舉考試。
但是,這時候,科舉制度也依舊是延續了隋朝的規定,工賈之後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
工賈指的就是工匠之後、商賈之後,也就是說,工匠的兒子和商賈的兒子,是不能參與科舉考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