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秦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和安全。例如,會透過與小國和親、冊封等方式來加強與它們的關係。”
李世民再一次點頭,這個大國·戰略競爭和小國·利益博弈才算是真正解釋了大國和小國之間的關係。
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盟友,也沒有什麼真正的附屬國,對於大唐而言,番邦的臣服都不過是一時的。
李世民問道:“既然如此,又該如何解決邊關之禍患呢?”
陳平安回道:“陛下,大唐立國之後算得上是重新開啟了土地、人民的流通,不同地域的文化現象在唐朝得以交流和融合。這種交流不僅限於語言、文字、文學,還涉及雕塑、繪畫、建築、音樂等各個領域。”
“又因為大唐是一個多民族和諧共生的時期,周邊與大唐交界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臣服於大唐,採用羈縻政策來控制當地民族,並促進經濟和文化交流。這種政策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大唐得以相互滲透、相互學習。”
“這個時期,番邦商人、使節、學者、僧侶和學生大量湧入大唐,他們帶來了各自的文化和技藝,與我們的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融合。”
“而這種現象也叫做多民族共生論,也就是說,大唐其實算得上是史上最包容永珍的王朝。”
“不管是朝野上下,都有著突厥、吐蕃、吐谷渾、東瀛等番邦的人。”
“史冊上,在開元時期,這些番邦的人對大唐最為忠誠。”
“當然,凡是也有例外,有人對大唐忠心耿耿,也有人野心勃勃。”
“但是以長治久安來說,這種包容也並不是什麼壞事兒。”
“所謂的穩定的根基,還是在於制度,在於朝堂之上,在於這三省六部,以及坐在陛下這個位置上的帝王。”
“故此,想要解決這種邊關之患,其實主要還是薅羊毛,薅完了羊毛,這些番邦的子民們會慢慢地把自己當做是唐人。”
“若是他們也有了以自己為唐人的驕傲,擁有了自己是唐人的自豪感、民族感。”
“那麼,大唐的邊關就不再是面對突厥、吐蕃、高句麗、南蠻等禍患。”
“而是面對波斯、拜占庭等更西方的帝國,還有東瀛、南海之外的海外番邦。”
李世民再一次點頭,這就和陸權論、海權論又有了關聯。
不得不說,人只有吃飽了飯,才會有著學習、探究、鑽研的動力以及時間。
如今的大唐的大部分人還在為了吃飽穿暖而著急,根本就不可能想著去鑽研學問。
千年之後大部分百姓都能吃飽穿暖,所有的子民甚至是都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這種大環境,讓李世民羨慕不已。
因為只有這樣的大環境,才能夠養活這麼多的學者,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理論。
“朕記得,你在史冊上寫過李隆基後來推行了鄉學,也算是功在千秋了。”
“如今,我們還在推行縣學,可效果並不是那麼的好。”
“三百六十個州,連州學都只是建了一百多個,有一部分,還是當地名門豪族支援,不然,都沒錢建起來。”
“任重而道遠啊!”
《老子》篇也是讀過,腦海裡面檢索之後,也就明白這一段話的意思。
大國要謙遜、低調,要包容小國,而小國也要以同樣的態度以尋求和大國之間的合作關係。
這是又和陳平安談起來治國理政之理念了。
陳平安回道:“陛下,在千年之後有一個論點,叫做大國·戰略競爭和小國·利益博弈。”
“大國·戰略競爭是指在國際關係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之間為了維護或提升自身在全球範圍內的地位、權力和利益而展開的長期性、全域性性的競爭。”
“這種競爭不僅涉及經濟、科技、軍事等傳統領域,還涵蓋了政治、文化、外交等多個方面。”
“因為我們無法保證突厥、吐蕃等番邦能夠保持著謙遜和低調,他們未曾教化,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謙遜和低調,尋求大國的合作。”
“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國家間的相互依賴和聯絡日益緊密,但同時也加劇了國家間的競爭和摩擦。”
“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和博弈日益激烈,就會產生衝突,甚至是戰爭。”
“大國·戰略競爭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就好比匈奴和大秦、再和之後的漢朝,以至於漢朝之後的晉朝。再之後,匈奴又成了突厥,而突厥和中原王朝的戰略競爭依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