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貞四年開春後的第一個大朝會上,女帝昭告天下,頒佈了大涼《誡武令》。
短短一月之間,《誡武令》傳遍大江南北。
共有數條。
謀殺三品及以上官員者,車裂之刑,並誅三族,謀而未殺,自從雜犯。
謀殺六品及以上官員者,凌遲之刑,家眷充營妓,子嗣流放邊疆,謀而未殺,自從雜犯。
謀殺九品及以上官員者,斬首之刑,子嗣永不錄用為官,謀而未殺,自從雜犯。
還有一條補充:犯者師門,酌情從罪。
其實關於百姓殺官,在大涼的律法之中本來就有,只不過並沒有這麼嚴格,比如第一條,不會誅三族,第二三條,不會牽連子嗣和妻女。
更沒有那一條補充的。
這一道《誡武令》一經發布,立即在天下引起掀然大波。
無數人隱然覺得,臨安朝堂似乎要抑武盛文,再次打造出文人經國的病態國勢,只不過稍有遠見的人看出了貓膩。
《誡武令》中,並沒有涉及到軍伍。
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壓制武將,自然不存在抑武盛文之說。
《誡武令》的風波尚未平息,臨安又出了一道聖旨,依然傳遞各地州府,廣而告之天下,這卻是一篇長文。
《武經總要》。
用詞也比較簡單直白,目的就是讓天下所有人都能一眼明白。
只不過開篇就讓一般人摸不著頭腦,竟是道家的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已開,國運鴻天,武運昌隆云云。
說了一番天下武道拔高,以觀漁城夫子大河之劍為例子,又舉了劍魔獨孤,最後更是以瀾山之巔的事情總結。
到得後來,詞鋒一轉,說:大涼文武並盛,文有文規,武應有武矩,在女帝旨意下,龍虎山天師府高人張河洛,及北鎮撫司劍道高手李汝魚,並諸多大內高手,詢范文正公之儒道教義,特以制,聞天下,願天下武人遊俠,砥礪自身,以效家國,共譜盛世之風。
最後,便是武道分境。
玉璞。
化虹。
憑虛。
扶搖。
永珍。
聖人。
共六境。
第一境玉璞,其實張河洛和李汝魚定出來的本是望山,意味武道入門之人,站在山下望青山。只不過女帝看後,御筆一揮,改了。
改為玉璞。
李汝魚和張河洛沒有異議,明白女帝之心。
願天下武道之人,皆為璞玉。
可為朝廷所用。
這一境界,泛指初入武道的遊俠兒,甚至包括武道小有成就之人。
第二鏡化虹,以用兵器者而言,兵器可生虹光者為此境,用拳者,則是拳生罡風者為此境。柳向陽、君子旗、沈煉之流,皆為此境。
第三境憑虛,顧名思義,憑虛御風,這一境界之人,已是武道高人,可乘清風出招,曾經的北鎮撫司第三把屠刀趙鑄、第二把屠刀毛秋晴、第一把屠刀來俊臣,以及公孫止水、紅衣宋詞等人,皆為此境。
第四境扶搖,扶搖上青雲之意,這一境界的武人,不僅可以憑虛御風,更可以一步上九天,算是人間罕見是宗師級高手,青衫秀才、吳漸、安梨花、以及未得春秋之劍的李汝魚,皆為此境。
第五境則是永珍,這一境界的武人,可引天地萬般異象,是以稱之為永珍。已是罕見的絕世高手,槍出生風雷,劍出遊龍吟,死在夕照山前的嶽平川和趙驪,以及瀾山之巔的張定邊,石廟小鎮的郭解和王越,北方的嶽單,甚至於連夫子和劍魔獨孤,皆為此境。
第六境,則是聖人。
關於第六境,《武經總要》裡並沒有細說。
此六境,將天下所有武道修行者進行了清晰明確的劃分,按照江湖一般人的理解,第一境玉璞境就是尋常遊俠兒,第二鏡化虹境就是遍地開花的大俠,第三境憑虛境則是罕見的武道高人,第四境扶搖境則為宗師級別的高手。
第五境天象是鳳毛麟角的絕世高手。
第六境聖人……貌似沒幾個。
實際上李汝魚和張河洛定出來的境界足足有九個,分得更為詳細,比如第二三境之間,本該有一個登山境。
比如每一境,其實又有三層。
就拿同是永珍境來說,嶽平川和趙驪差相彷彿,在永珍同一層之中,而張定邊和王越差相彷彿,半魔半佛的郭解又在永珍境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