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們能回來的也是寥寥無幾,毛氏因此鄉勢大損。
這樣的安排,說穿了就是坑大戶、就是讓你去送死。無論是宇文泰的北鎮軍團,還是追隨孝武西遷的洛陽權貴,必然是都不希望關中仍然存在自主性這麼強的本土勢力,而且老巢就在距離長安一步之遙的渭北平原上。
毛鴻賓死後,雖然毛鴻遠仍在朝任職,但也已經不足為患,且毛鴻遠在不久後便也去世。
等到這兄弟倆去世後,風光一時的北地毛氏便快速衰落,無論在朝在野都沒有一個頭麵人物代表這一股鄉土勢力。
這也算是亂世豪強的通常宿命,強如賀拔氏兄弟尚且不免落得為他人作嫁衣裳,真正能夠熬出頭來、品嚐到勝利果實的少之又少。
毛世堅還有一個兄長,率領所部殘存部曲在豫西李遠麾下擔任部將,但其鄉土勢力卻已經幾乎被一掃而空。否則憑毛世堅的家底勢力,大不必到剛在霸府混出頭來的李泰麾下任職,甚至自認為門生。
眼下的建忠郡郡守名為王慶德,京兆王氏族人,即就是沙苑之戰前在華州城堵得高歡沒脾氣的王羆族子。
據毛世堅所言,兩家之間應是有些陳年宿怨,因此王慶德到任後對毛氏族人也是諸多針對,使得其族處境更加艱難。
不過就算彼此沒有積怨,身為地方長官總也不希望治下存在過於強勢的土豪家族。毛氏雖然鄉勢漸衰,但在地方上影響力還有,畢竟這個建忠郡都是為了旌揚其家功勳而設立的,當然要趁你病要你命。
瞭解到這些後,李泰瞧瞧前方並騎而行的毛世堅與張石奴,心中也是一嘆,你兩個還真是難兄難弟。
不過話說回來,若非本身鄉勢大受打壓,這兩員並其各自宗族也未必就為自己所用。
關中民風排外,李泰能在商原立足,一者華州作為霸府大本營、軍頭部曲雲集,並不存在什麼強勢豪強,二者也是因為修造龍首渠大益鄉土,才能獲得當地鄉人的認可與接納。
對此類鄉情爭鬥,李泰聽聽也就算了,只要不損害自己的利益,或者沒有什麼明顯的利益可圖,他也懶得插手。
毛氏雖然鄉情大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白鹿原上還擁有著上百頃的莊園土地,聚有幾百戶族人部曲,接待李泰所部一行倒也綽綽有餘。
不過李泰剛剛剿匪小發了一筆,再加上有柳敏這個財主託底報銷,此行攜帶給養倒也充足,只需借住毛世堅莊上,倒也不需要呼叫太多物資。
白鹿原是一片極為廣闊的臺塬,住戶不唯毛氏一家,還分佈著許多的莊園村邑,且還有許多窯爐正在滾滾冒煙。
李泰對手工業生產比較敏感,見狀後便微笑道:“三原百姓倒是頗樂治業,那些窯爐都在燒製什麼器物?”
毛世堅瞧著那些翻滾的煙氣,神情中閃過一絲厭惡,垂首回答道:“這都是鄉戶禮佛、燒冶造像,每年開春元月,諸信徒家都會造像巡行,所以趕在年尾忙碌。”
行佛像之禮,李泰倒是知道。北魏後期禍國亂政的靈太后胡氏她爸爸胡國珍就是虔誠的佛教徒,八十歲的高齡都要徒步參加此禮,回家後就累得病倒,過不多久就死了。
可現在聽到這件事,他心中卻陡覺不妙,與柳敏對視一眼,各自眼中都有憂慮。
丟失的那一批物資,糧帛並諸雜類都是沒有明顯標識的,唯有那些收繳的金屬佛像才算是確鑿證據。可如果那些作桉者趁著鄉里鑄造佛像之際,將那些器物重新熔鑄,再想察辨追究那可就難了。
他將自己的憂慮道出後,毛世堅便連忙說道:“鄉里能作盛大熔鑄造像者只在幾處,僕即刻便往走訪查探,如果貨入此鄉,絕不會任由憑空消失!”
李泰聞言後便點了點頭,又讓柳敏講述了一下他那分部人事的特徵細節,然後避開柳敏,示意毛世堅與張石奴到近前來,低聲吩咐道:“訪查之餘,再看看何處有鑄造諸邪佛像的模範,訂購幾尊。”
霸府雖然毀禁淫祀,但眼下政策執行主要針對寺廟,下沉鄉里還需要一段時間,鄉里應該還有此類工藝。
李泰做事向來兩手準備,能追查到真兇並追回失貨當然最好,可若是不能,他也不能白跑一趟。舊的沒了那就找新的,反正佛爺們闊的很,他也不挑,錢糧入袋那才是真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