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原地處關中平原北境,因其境內南有豐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而名之。當然,這個白鹿原與後世所知的渭南白鹿原是不同的地點。
李泰一行在荊原停宿一日然後便繼續西行,沿途於境內分遣部眾搜尋調查,但也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線索,一直到了第三天才抵達了三原。
“郎主,僕於北境得訊之後便晝夜兼程,昨夜便抵鄉境。”
李泰一行剛剛入境,便有斥候將在前路等候迎接的毛世堅等人引領過來。前在洛水河畔李泰表示接納毛世堅並其鄉徒們之後,毛世堅便不再自視為單純的下屬,而以門生自居。
入前拜見之後,毛世堅又向李泰引見了幾位鄉義同伴,待見李泰所部如此雄壯,便忍不住發問道:“前者傳訊述事不詳,郎主將兵至此,可是有什麼要事?僕於鄉里尚有幾分薄情可恃,若有所需,郎主直請吩咐。”
後世所知三原名人,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初唐李靖。但在當下自然是沒有李靖的,此間地表聲勢最雄便是北地毛氏。
毛氏氐人豪酋、世代北地鉅富,尤以毛鴻遠、毛鴻賓兄弟兩人最為著名。万俟醜奴、蕭寶夤作亂關中之際,毛氏兄弟便號召鄉里守拒叛賊。
因此守禦鄉里定亂之功,北魏孝明帝便以北地郡為北雍州,封毛鴻賓為北雍州刺史,並將毛氏祖居之三原設為建忠郡,表揚其功。關西豪強之享榮耀,無過於此。
孝武西遷時引毛鴻賓鎮守潼關,遭東魏擄走、客死於幷州。留守關中的毛鴻遠則入朝與周惠達並領尚書,在職而卒。
毛鴻遠便是毛遐,毛世堅為其少子,李泰既然入境做事,當然要召這個土豪地頭蛇來參詳。
“世堅不必多禮,北州諸事留後再敘。召你歸鄉另有事情,此行是因柳郎中……”
李泰將事情略作講述,毛世堅聞言後便挑眉道:“境中居然生此妖事!請郎主放心,待諸部眾安頓於境,我便遊訪鄉里,一定儘快調查清楚!”
李泰聞言後便點點頭,轉又望向同行的柳敏。柳敏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他入此境中全無勢力可仗,只能聽憑李泰。
於是一行人在毛世堅的帶領下,往合適的營宿地點而去。
毛世堅一邊策馬在前方帶路,一邊頻頻回首望向李泰後方的隨從部伍。李泰順著他視線望去,便見到隊伍中的張石奴也正與之眉目傳情,便笑語問道:“你兩人是舊相識?”
毛世堅聞言後便點點頭:“少時慕道訪奇,也曾想拜入樓觀陳上師門下,只憾道緣淺薄,與石奴見過幾面,他怎成了郎主隨從?”
李泰聽到這話便有些恍然,怪不得你小子之前在北邊殺起沙門來不手軟,感情還有這樣一層緣故啊,心中敬慕道家玄仙,自然也就不畏懼沙門佛陀。
他抬手示意張石奴入前,讓這對舊識邊走邊聊,北行十餘里,便又發問道:“此處距離永安城還有多遠?我對世堅你先人壯功所在也是耳聞已久啊。”
永安城又名鴻賓柵,以毛世堅叔父毛鴻賓字命名,舊是北雍州州治,如今則為建忠郡郡城,是北地毛氏榮耀鄉里的最大證明。李泰未必有多好奇,但既然入境做客,當然也要恭維幾句。
但毛世堅在聽到這話後,神情則有些尷尬並暗澹,沉聲道:“族屬們已經不居永安多年,因與當郡王使君情有不睦,今已轉居白鹿原上……”
李泰聞言後便有些詫異,見毛世堅神情如此,很快便也意識到可能又是豪強失勢、不容於鄉里的劇情,而且看樣子情況還比較嚴重,逼得毛氏都不敢再居住祖業,需要轉遷別處。
“既已入境,自然客隨主便。但過境不告郡守,終究有些失禮。”
李泰並不確定有沒有官方力量參與此事,所以也不打算藉助地方官府的力量追查。但他這麼多人馬入境,而且還不知要停留幾天,如果不加通告,難免就會發生什麼誤會矛盾。
於是他便著員往永安城方向去,告知郡守一聲,用的自然還是之前的藉口。
途中毛世堅不無幽憤的跟李泰講述了一下他們一家如今在郡的具體情況,總之就是一言難盡。
毛鴻遠兄弟倆在世時,毛氏自然風光無限,被鄉里群眾推為盟主,一度能夠影響整個關中的勢力格局,從北魏朝廷對他們的封賞就可見一斑。
孝武西遷時,毛氏也是積極得很,毛鴻賓率領鄉人子弟大舉出迎,還輸送了大量的物資,才讓西行一眾人吃上飽飯。
但毛鴻賓卻被安排留守潼關,潼關陷落後便沒於東朝,追從東去的部曲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