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如青金石、松綠石等等顏色鮮豔的礦物,既可以作為寶石裝飾品,又可以研磨調製為顏料。哪怕在後世礦業發達、物流方便,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一克就能達到數百乃至上千元,在時下的價值只高不低。

李泰這裡可不是論克的,而是論石,一石一百二十斤,幾百石那就是幾萬斤。雖然顏料的品質和價值參差不齊,但總量如此龐大,也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其他諸如珍珠、玉石、水晶之類,也有著幾十箱,李泰都懶得計算其價值多少,總之就是很貴。另有上等的綾錦兩千多匹,兌換成用作買賣交易的帛,又是幾萬匹。

這些就是李泰北地一行、被大行臺勒索過後所剩下的所用收穫了,糧帛之類所獲雖然也多,但實在太佔地方,刨除了這一行的消耗,剩下的李泰統統上繳給了霸府。

反正宇文泰是保證來年兩座防城的花費由霸府承擔,李泰也就不必留存太多,全都輸送霸府,還能將物資總量給撐起來,掩蓋自己私囊大飽的事實。

總之,在搞了這一波之後,李泰可不再是之前那個整日為了錢糧愁的發慌的窮小子。

也就是關西沒有搞什麼個人資產的排名,真要有的話李泰這個排名那得跟火箭一樣直往上躥,起碼在這個年齡二十歲以內的富豪榜中,是敢做一做保二爭三的美夢。

哪怕是長安城裡那些元魏皇子宗室們,也未必能有他這麼殷實的私財家底。

當然,他的實際財富水平還是有很大水分的。各類物資價值雖然很龐大,但本身並不是可以直接用作流通的交易媒介,而且由於總量極大且用途狹窄,一旦大量的拋售變現,必然會打底行情。

這裡就得說一句,寺廟在古代真的是最有經濟頭腦的一個群體,許多先進的金融和市場操作都是發源於寺廟。

李泰之所以能在弘法寺中抄沒到這麼多的高階奢侈品,就是因為寺廟要捂盤託市,並且創造宗教尋求。他們控制著大宗的物資,一點點的向信徒出售,長久的收割財富。

稀缺性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市場的需求度則來自沙門大昌的宗教環境,所以這些物料的價格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要為信仰買單。

李泰自己要對外出售的話,實際的所得是遠遠達不到理論上的價值,所以要作變現便也需要一個手段包裝,以期縮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要不然,搞所寺廟」

這也不是他偶然的念頭,很早開始就有類似的想法。畢竟寺廟搞錢那是真的快,現在又有實際的銷贓需求,李泰也就認真思索起來。

首先這座寺廟是不能在關中搞的,關中的宗教勢力也有各自的區域範圍,不交保護費的話,是很難搞起來。花錢的事李泰當然不幹,更何況他還要點逼臉,不想給人留下一個崇佛佞佛的形象。

如果要避開關中,那眼下他的觸手能夠伸到的邊遠地區就是陝北了。要在陝北搞的話,那思路就可以更放開一下,陝北地廣人稀,能夠吸引到的信徒主要就是稽胡。

那麼,搞一個劉師佛大廟對稽胡就有天然的吸引力,既能在那些稽胡豪酋處摟錢,還能增加一個羈縻和管控手段。

至於說朝廷將劉師佛劃為yin祀偽信,也不是為了傷害你們的感情,而是要規正你們的信仰。我給你們建座大寺打個樣,你們以後就來這裡拜,不要自己瞎搞的亂七八糟的。

反正藉此搞的肅清行動、錢都已經收到手了,那也沒有必要再繼續維持下去。

朝令夕改傷害的是朝廷的威嚴,跟霸府、跟我李大都督都沒有關係,只要肯交錢,你們就可以繼續拜,我這裡連禮佛的物料都給你們提供。

李泰倒不因為出爾反爾尷尬,畢竟食言而肥,只要能吃飽、還管那些,更何況大家也不知道之前的事是他挑頭。他未來要在陝北立足發展,也得注意對稽胡勢力的分化統合,所以這件事是真的有搞頭。

他這裡盤算著等到長安城這場風波過去,就跟宇文泰提議在洛水中游的凋陰建一座劉師佛廟,並設定一座防城在附近。到時候一手佛經,一手鋼刀,就問那些稽胡部落挑哪樣!

為您提供大神衣冠正倫的《北朝帝業》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0201食言而肥免費閱讀.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