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有身高這樣的指標限制,今日商原見徵的鄉勇數量雖然很多,但最終能夠進入校場的,卻只有五百多人。

不過這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負重、抬舉等各項基本的體能篩查。能夠進入校場的,都是身高力足的健壯鄉丁,經年從事體力勞動者不乏,體能上倒也沒有明顯的差距。

但是由於李泰制定的選募標準過高,各項環節裡還是陸陸續續篩除了百餘人,最終只有三百多人進入到了軍技演練環節。

“選士如此尚精,可見李郎所部盡勇。怪不得前在北州,僅憑數百之眾便可遊擊千里、無人能阻!”

看到這裡,宇文導又忍不住感慨道。

今年諸州增募鄉團,參閱的部伍良莠摻雜,看起來雖然人多勢眾,但實際的勢力提升多少,宇文導在同叔父宇文泰討論起來時,都覺得不可樂觀。

但透過去年到今年的氛圍渲染,關西諸境豪強們招募鄉勇部曲的勢頭已經形成。

這樣的勢頭從正面去看,那就是豪強鄉士皆忠勤王事、民心可用,但也不是沒有負面的影響。

鄉團武裝雖然擴大起來,但真正能夠投入一線作戰的部伍卻寥寥無幾,大多軍容不堪、軍紀敗壞。

霸府因此聚力有限,反倒是豪強私曲進一步擴大,地方行政困擾諸多,就連諸州編戶都大受影響,耕牧生產萎縮不少。

所以接下來該要怎麼發展武裝軍備,宇文家叔侄倆也是頗感苦惱。

李泰不貪勢眾、唯取精兵的做法,倒是讓宇文導眼前一亮。這倒也不算是多麼高明的做法,只不過在一水的濫擴之中讓人倍感清新。

“若是尋常不知兵者,作此贊言我欣然領受。但章武公精熟戎務,令人敬仰,我實在不敢自誇舊事。”

李泰聞言後連忙說道,老實說宇文導的到來實在是讓他頗感不自在。

雖然宇文家也不算西魏皇家,但畢竟也是實際的霸府老大,當著宇文導的面選募自己的私軍,真的是讓人頗感刺激。

儘管世道風氣如此,但為上者總是會有集權的需求和慾望,興許哪根筋搭錯了,就能在他的行為中挑出各種錯誤。

“我倒不覺得是謬讚,凡所知兵者則必量力而行。量人量己,量國量民,若無此諸種思量,雖常勝之將,也只是勇莽下才,成於僥倖,毀於運數,或可恃之鬥於方寸,但卻不可大事系之。”

宇文導又正色說道:“今年以來,勞民傷治之風漸熾,循小成大之功卻乏。之前李郎你遣員告變,臺府計議未決,變亂便已平定,可以稱得上是近年以來戎治典範。所以我向大行臺力薦,李郎可以授大。知你在鄉募士擴軍,我便來觀陣仗,果然風格不違前事,讓人欣慰啊!”

聽到宇文導這麼說,李泰才知道原來自己得任大都督還有對方發聲力挺的緣故。

他倒不覺得宇文導這麼說是在刻意賣好,必然是真有其事。現在說出來,也只是因為自己的治軍思路與之不謀而合,所以才有感而發。

一邊起身向宇文導道謝的同時,李泰也不免在心裡暗暗將宇文護與之做比較。

這兄弟倆年齡差距並不大,但彼此的性格和對人事的看法卻截然不同。

宇文導要更加的老成內斂,雖然出身將門且榮居霸府留守,卻並不是一個好大喜功、表現自己的人,相比宇文護的確是更加的穩重周全。

只可惜其人去世太早,沒有站上歷史舞臺中心表現的機會,若在宇文泰去世時由其人接掌局面,可能會少許多血腥殘忍、同室操戈的慘劇。

不過李泰之所以合了宇文導的心意,也的確是湊巧,他何嘗不想大手一揮、招兵數萬啊,畢竟兵精跟兵多又不衝突,關鍵是養不起。

而且招募兵員太多的話,單單跟州郡扯皮部曲戶籍歸屬就挺麻煩,起碼在宇文導這裡,他就明確表示不希望太多籍戶入軍。

兩人這裡談話告一段落,旁邊一席卻又站起一人抱拳說道:“李郎選卒的確精勇可觀,但畢竟數少,散諸郡縣剿除匪徒恐怕不足力使罷”

鄉野盜匪是一個讓人頭疼的治安隱患,當李泰提出接攬此事的時候,許多郡縣主官也都樂見其成,但心中也有一些疑慮,最重要的就是李泰究竟有沒有能力做到

雖然說西魏的主力集中在黃河沿岸佈防,但關內諸州也不唯李泰這一支武裝力量。

且不說諸州郡新近組織起來的許多鄉團武裝,一些從前線撤回的軍頭部曲們也散在內陸州郡寄食,若那些盜匪真能隨手剿滅,也不會到現在都存在於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全職穿越者

全職穿越者

木允鋒
關於全職穿越者:浩蕩歷史長河,我自逆流而上,於華夏存亡之際,隻手挽天傾。第一站,1644年,魂穿已經掛進上吊繩的崇禎
仙俠 連載 33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