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二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中國在這一塊管得很死。不管生產還是銷售,甚至是使用方面都是如此。而政策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壁壘。我們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讓政府願意收起這個壁壘。這才是我尋求合作的最主要的動因。”
國外市場確實很大,但競爭者也多。而且外國企業在競爭時面對本土企業從來都是要吃虧的。所以沒有任何一家真正想要做大的企業不是將國內市場視作生命線的。
王維當然不可能犯那樣的錯。他眼看著國內私人飛機幾乎沒有市場,卻還非要去做,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唐浩澤已經在做這個事了。
雖然唐洪澤做還是商業運營。但他的計劃同樣是想讓中國的低空變得更加充實。
中國一直不放開低空,安全考慮可能是重中之重。而且之前中國幾乎不可能出現私人飛機,沒有放開低空飛行管制的必要。
但現在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了。中國的領空安全已經基本能得到保證,二來中國其實已經蘊含著龐大私人飛機市場。中國正在由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消費性導向經濟。而私人飛機市場可以帶動一整條科技含量高的產業鏈。
所以王維認定,中國的低空將在不久的未來會慢慢放開。而現在他做飛機,正有時間提前做佈局。
聽王維說飛機的主要研發由維佳投資。寧翔鵠覺得如果是那樣倒是可以接受。
他又聽王維說:“浩澤和石飛合作的飛機制造公司就一直在研發小型飛機。特別是小型飛機的設計方面已經有了不少積累。如果他也願意既然加入這個計劃,技術不成問題。甚至資金都沒問題。”
寧翔鵠思考了一會,說:“如果以這個框架作為前提,我原則上同意合作。不過現在時間不允許,我等會還有要見一個合作伙伴。晚上我們再詳談。”
王維笑著伸手說:“那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這樣的大計劃涉及到東西太多,雙方合作的條件肯定不是一兩天就能確定的。他們兩個老闆能談,最多就是確定一個框架。細節性的東西肯定還要時間才能談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