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件。
不過,其人卻是個有心的……一來關羽走後,之前卡他脖子的人就此消失,於毒本來就有些蠢蠢欲動;二來,秋季到來,秋收將至,也確實該下山搶一波糧食了……於是乎,等牽招的使者一走,他便用朝廷使者的名義號召了南太行山十餘部盜匪,打著公孫珣的名號下山去劫掠了。
至於後來遇到大雨,又遇到汙城守將對袁紹不滿,以至於讓公孫珣背了一個天大的黑鍋,那就是亂世中的巧合了。
當然了,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北太行張燕也好、南太行於毒也好,都只是所謂聯盟盟主,甚至於毒連盟主都不算,他們根本沒法約束名下上的下屬。
或者說,太行山百萬山賊,根本就是一個怪胎,既是一體,又各自為政;能統一行動,又會隨時失控;說是貧苦百姓聚集求活的百萬生民,卻又內部階級分化,中上層墮落嚴重,乃是標準的匪徒作風……如果讓公孫珣真的去太行山裡走一遭,那他一定會想起當年的黃巾軍,只不過這是一個更無組織性,內部更加千瘡百孔的東西,而且跟黃巾軍相比,他們甚至喪失了最寶貴的時代使命感。
這百萬之眾,不過是歷史摺疊時造就的一個褶皺,看似異軍突起,其實註定毫無作為。
“出兵路線、方略已定下,而袁紹攻略太急,我本欲先行一步去河北,之所以沒有動身,就是在等文和。”長安城衛將軍府邸,公孫珣正在與麾下諸多將領、幕僚坐著什麼交代。“今日文和已經回來了,那便無須猶豫……我先率義從出發,伯進(徐榮)、公明(徐晃)、文遠(張遼)等人可以待半月後秋糧入庫時再提全軍隨行……臨行前,有些交代與安排要說給諸位。”
堂中眾人紛紛凜然起來。
“公直(田楷),你與我一起先行,到河北後不用管我,即刻往伯圭兄處匯合。”公孫珣先點一人,卻是之前來長安謁見並北許以中郎將的田楷。
而田楷不敢怠慢,立即恭謹稱命。
“志才也是。”公孫珣復又指向一人。“不過你須留在太原,協助文超(公孫越)統攬晉地局勢!”
戲志才也肅容出列,恭謹領命。
這二人的職責大小差距極大,但說白了,都半是輔佐半是監視,卻也光明正大,堪稱題中應有之義。
“然後,子伯(婁圭)、元皓(田豐)、公達(荀攸)三人隨我同行,在我身側總攬軍事。”公孫珣繼續點名。“其餘幕僚就不多帶了,軍務須簡不須繁,衛將軍府諸曹中除司馬朗、韓浩、王象外,其餘全都隨叔治(王修)、元常(鍾繇)、文和(賈詡)三人留守,哦,剛從徐州來的王景興以朝廷使者名義,也持節隨我同行……”
聽到這裡,眾人精神紛紛一振,而被點到的十人中,除了一個不在此處的王朗,也都紛紛出列。
“其中,叔治統攬幕府,兼領關中民政,務必保障半月後兩萬大軍東行的後勤!”公孫珣懇切叮囑。“元常好生安撫朝廷,兼領關中治安事,務必要關中安靖!最後文和……”
剛剛從劉表處回來的賈詡聞言再上前一步。
“文和南行許久,未知劉表何許人也?”公孫珣正色相詢。
“回稟明公。”賈詡不慌不忙,從容答道。“劉景升治世之三公,亂世之守戶犬也!”
這話當著不知道多少衛將軍府的幕僚還有諸多將軍的面說來,卻是一時讓人驚疑。
而公孫珣手扶椅背,也是當即失笑:“治世之三公,乃是治世之極致,為何亂世反而淪為守戶之犬?”
“明公誤會了,守戶犬之言非只是貶斥。”賈詡依舊錶情淡然。
“你是說,其人性格使然,加上年齡偏大,所以並無擴張稱雄之意,不會動搖大局,但謹守一方,卻也不是誰輕易能吞併的……是這個意思嗎?”公孫珣恍然醒悟。
“正是此意。”賈詡點頭稱是。
公孫珣若有所思,卻又一時感慨搖頭:“本想與文和論一論中原局勢,再說一說袁術、曹操、孫堅、劉備、陶謙眾人,但既然要走,而時局也一日三變,有些事情不說也罷……文和,你上前來!”
賈詡聞言稍微一怔,卻還是再度往前一步。
而公孫珣也起身繞到對方身前,握其手而言:“這便是我要文和留守的緣故了,你剛剛從那邊回來,對彼處局勢與各路豪傑知之甚詳,而我此去河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所以而你在長安,中原亂局,乃至於涼州、益州若生亂,就全都交給你了……發什麼旨意給誰,任命誰做什麼官,徵召誰入朝,派朝中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