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大皇子去貢院巡場。
昭文帝對大皇子的重視,舉世皆知。
麗妃日日於太后床畔侍疾,時而哭泣,“太子疑方家至此,日後,不要說方家,便是五兒,不知有沒有命在?”
太后斥道,“你胡說什麼?”
“承恩公府的女孩兒,連側妃之位都沒有,叫別人如何看承恩公府呢?”
“一個庶女,身份就差了一截。這是太子庶妃,不要有什麼不滿,以後日子還長呢。”前朝的事皇帝不讓她插手,後宮家眷這些事,太后可是正管。情勢不會永遠聽從於某一個人,情勢是大家互相妥協的結果。
太后這樣說,麗妃只得收拾起眼淚,不敢再多說什麼。
方太后從床上爬起來,太醫宣佈太后鳳體痊癒,已是春闈之時。方氏女被靜悄悄的抬進大皇子府,大皇子生就低調,何況不過一庶妃,就內院兒擺了席酒,當天睡了一夜了事。
此次春闈,照樣的是人才輩出。
三鼎甲中,秦崢居探花位。
昭文帝在去給太后請安時,大讚秦家子弟爭氣。秦淑妃謙道,“以往在家時祖父常說,秦家世代書香,祖上本是家道中落,後代子孫該以讀書為要,以才學晉身。”
昭文帝笑,“老尚書教導兒孫有方。”
秦淑妃再次謙過。昭文帝又與方太后商量,“今年是端睿的及笄之年,她又是朕的大公主,素來聰慧懂事,朕一直想著給端睿挑一個才貌雙全的少年郎,才不算委屈了她。”
秦淑妃與方太后同時心下一咯噔,無他,昭文帝先提秦崢出息,再說端睿公主的親事,似有聯姻之意。秦淑妃於宮中這幾年,自然是見過端睿公主的。端睿公主深受帝寵,又靈秀可愛,秦淑妃也很喜歡她。但,這關鍵是,駙馬不能議政。若秦崢尚主,這前程便毀了。
方太后想的則是另外一件事,端睿公主是親孫女,戚貴妃素來溫柔和順,膝下只有這一女,方太后對這母女兩個印象也很不錯。更因端睿公主受昭文帝喜愛,如今昭文帝立大皇子為儲,為保孃家地位,方太后有意端睿公主下嫁方家,而且也有適齡子弟啊,承恩公世子的二子只大端睿公主三歲而已,般配的很。至於方二脫褲子耍流氓,傾心宋嘉語之事,方太后並不知曉。世子夫人進宮,也只跟太后說兒子是回老家安心念書。
果然,昭文帝接下來便說,“端睿到了年紀,朕瞧著秦崢便很好。而且,朕聽說探花郎尚未有婚約。”
秦淑妃哪敢表露聲色,笑道,“陛下隆恩。”
方太后笑,“皇帝,你真是愛女心切,怎麼輩份都不顧了?”秦淑妃與秦崢是堂姐弟,如今若秦崢尚主,輩份怎麼算?
昭文帝十分光棍,笑,“這有何妨,淑妃並非皇后。”
秦淑妃臉上很有些尷尬,不過,進宮幾年,她也歷練出來了。何況,自孝溫皇后過逝,昭文帝未立新後。若說是妾,大家都是妾,這也沒什麼丟臉的。見昭文帝實在相中了堂弟,秦淑妃笑,“只要陛下不嫌秦家貧寒,此乃秦家萬千之喜,妾身代秦家謝陛下隆恩。”說著,深深行一禮。
昭文帝笑的滿意,“朕看中的是你們秦家的家風。”
戚貴妃笑,“不如陛下宣探花進宮,也叫妾身相一相女婿。”戚貴妃剛說完,端睿公主扯一扯母親的袖子,嬌俏嗔道,“怎麼說也是給兒臣賜婚,兒臣都在呢,父皇也不問一問兒臣的意見。”
昭文帝哈哈一笑,“朕的端睿是不樂意?你未見過探花,探花生的清俊沉穩,才學也好。”
端睿公主笑道,“兒臣在宮裡,鮮少出去,不過,也聽人說過秦家家風端正。如今父皇特意為兒臣擇選駙馬,因父皇寵愛兒臣之心,必是選一等一的青年子弟。只是,兒臣想著,天下學子十幾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必是想的報效朝廷、為國出力,也不枉一身的才學。今秦探花年紀輕輕,就有這等才學本事,更是人中龍鳳。兒臣並非對他不喜,也不是說他不好,只是,駙馬向來不能議政。若將他賞給兒臣為駙馬,未免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學,國家也少了一能臣賢士。”這樣的人,十幾年寒窗讀下來,是一心出將入相的,哪裡會願意做公主的駙馬。端睿公主也不願意要這等心不甘情不願,迫於皇室威嚴娶她的駙馬。
“兒臣為父皇公主,恩寵富貴已極。父皇為兒臣擇駙馬,只要人品端正,才學尚可,願意一心一意與兒臣過日子便可。才學驚豔之輩,還是留給父皇,讓他們替父皇治理天下吧。”
作者有話要說:誰說秦崢要做駙馬啦~~~~哈哈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