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雷克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滿的,現實卻是殘酷”的。法國人很快就發現它“什麼都不是”,或者說,它只是冷戰時期兩大陣營較量時利用的“籌碼”而已。也就是說,那時的法國只是賺取了“世界性大國”的名頭,而在實質上,法國的影響力卻在被美蘇兩國不斷削弱。比如,在美蘇兩個新興超級大國的心照不宣地“默契”配合下,法國在中東地區和非洲的殖民地利益被美蘇兩國不斷“蠶食”。還比如,“領導歐洲大陸”的戰略更是被美國碾壓破碎。
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這項口號和戰略,以及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的行為,法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用德國因為是二戰戰敗國而被限制的“千載難逢”機會,使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真正領導者。然而,事與願違,在美蘇各自的戰略需求下,法國的歐洲“老大”夢同樣破滅了。法國想成為“歐洲大陸之王”,但蘇聯也同樣有此意,所以,蘇聯藉助於華沙集團牢牢地控制了東歐地緣政治。最主要的是,美國透過樹立蘇聯這個“歐洲強敵”,利用北約這個軍事組織徹底“綁架”了中西歐國家。而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指揮系統的法國人卻發現自己“很尷尬”:在歐洲地面上,北約和華沙兩大軍事集團鬥得不亦樂乎,而基本上沒有法國什麼事。
俗話說:權力大是因為做事多。而那時的法國在歐洲事務中已經無異於一個“高冷的旁觀者”了。自然也就缺失了發言權。造成法國尷尬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價值觀上不能放棄西方,所以也就不可能與蘇聯陣營有真正的“共識”。所以,法國那時充其量算是個東西方之間的“尷尬調停者”。然而,兩大陣營的矛盾顯然不是調停所能解決的。所以,法國在冷戰時期只是“賺了個吆喝”。
冷戰結束後,法國面對西方時“很尷尬”。原因就在於在冷戰時期“脫離陣營”,但勝利的一方卻是西方。也就是說,“功勞”不是法國的,歐洲也不是法國的。於是,浪漫的法國人又來了一次“華麗轉身”。薩科齊上臺後的法國徹底拋棄了戴高樂主義,轉而於2009年重新加入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而此後發生的一件事卻使法國的“功利主義”暴露無遺。也使美國對法國是既利用又警惕。
法國是2009年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的,而2011年就發生了北約轟炸利比亞並推翻了卡扎菲政權的國際大事件。對於法國在北約轟炸利比亞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西方一直忌諱提起。但多年後,由於反對馬克龍提出的組建歐洲軍計劃,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以嘲諷的口氣透露了北約當年轟炸利比亞,強行介入利比亞內戰的“真相”。
根據斯托爾滕貝格的說法,當年並不是北約想推翻卡扎菲,而真正想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是法國和薩科齊。當時,北約尚處於“猶豫不決”之時,是法國率先轟炸了的黎波里。而北約為了體現出內部團結,也就不得不對利比亞大打出手了。顯而易見,斯托爾滕貝格既是在嘲諷法國實力不濟,也是在暗示法國“綁架”北約的“功利主義”行為。自那時候,美國也開始懷疑法國重返北約的動機,並對法國實施了警惕又打壓的策略。基於此,法國又一次萌發了退出北約的想法。
有人曾評價法國說,自拿破崙之後,特別是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人的“高傲”就“變了味道”,已經不是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歐洲領導者。而每當歷史節點時期,浪漫主義就會轉化為“功利主義”。當然,名義上是“獨立自主”,而實質上則是缺乏擔當。這樣的法國自然難以成為歐洲的真正領導者。一戰後如此,二戰初期如此,冷戰中亦如此。
他們總是讓自己看起來很強大,也表現的很傲慢,可偏偏就是沒啥人樂意理他們,他們可以在北非搞一些小圈子,大家當看不見,大拿也僅止於此了。
高盧人的彆扭,可不僅僅體現在針對國際事務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比如高盧人都不太喜歡美國人,覺得他們粗魯,沒文化。但偏偏身體很誠實,總是自覺不自覺的,跟著美國跑。
他們嘴裡嫌棄美國,可偏偏又喜歡美國的文化。
非常的彆扭。
至於法國文化……老實說,你現在去法國的電影院看,最受歡迎的,永遠是好萊塢電影。至於法國本土電影……都特麼被養廢了,基本上除了文藝片,也就是文藝片了。
法國拍電影有補貼,而且是鉅額補貼,於是那些導演全部被養廢了,一股腦的去拍文藝片,覺得有逼格。然後壓根就不會拍商業片了,少數會拍商業片的,也只能去好萊塢發展。
就這,一群中國人還特麼鼓吹呢,想要政府出面補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