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艘,他們造兩艘的‘基本政策不動搖’。
霍去病號在港口又被間諜偷偷的拍到了照片,一個月後,一艘與霍去病號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噴漆完全不一樣的名將級戰列艦從船塢裡又下水了,這艘戰列艦下水後,又被間諜偷偷的拍到了照片。
英法美不由驚呼:兩艘了!中國人有兩艘超級戰列艦了。
中華民國對外宣稱只有一艘,但是英法美不信,認為中華民國把另外一艘‘藏’起來了。
而他們的超級戰列艦,還在設計及攻關當中呢!為了加快技術攻關,英法美又將大把的研究經費丟到了超級戰列艦的技術研發上。
只有中華民國清醒的意識到,超級戰列艦看起來是很威風,但實際上是一個超級大坑。(未完待續)
正文 第104章 :最後的繁榮
超級戰列艦,之所以是一個大坑,那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超級戰列艦的表現十分的爛。
如日本的武藏號、大和號,其戰績甚至是淪為笑柄,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其主要作用也就是為航母編隊提供防空火力,並支援一些登陸戰而已。
實際上當航空母艦出現後,海戰已經是海軍航空兵的舞臺,變成了超視距戰爭。戰列艦速度就算再快,又能快得過飛機嗎?
二戰中,日本大和號則被稱之為‘大和旅館’,因為超級戰列艦又精神支柱的作用,因此輕而易舉不能投入戰鬥,日本的大和號也就變成大和旅館了。
霍去病號的建成,對於中華民國的意義主要是鼓舞國民士氣。其次,也就是為航母編隊提供防空火力。
但是在歐美看來,超級戰列艦的出現,就像是一場災難一般。
中國有了超級戰列艦,他們也要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美又把錢投入到超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中國人有了兩艘,我們就要有四艘!”
為了扼殺來自中國的海上威脅,歐美在戰列艦建造上完全就已經掉進坑裡了。相比之下,中華民國則將資源投入到了內部建設上,海軍儘管拿到了不少軍費,並且也開始建造航空母艦,但是相比歐美軍事聯盟的海軍費用投入還有所不如,其海軍軍費佔經濟總量的比例更是低的可憐。
中華民國此時的軍事建設,主要是以培養人才及儲備預備役為主。因此並不需要太大的規模。
而海軍的戰鬥力核心,則是航空母艦。戰列艦實際上沒必要造那麼大,防空炮就是驅逐艦上面都能安裝一堆。
因此超級戰列艦絕不是中華民國的主力軍艦。主力還是華級戰列艦。
就在歐美狂造戰列艦的時候,中華民國在1926年,建設出了一座每日生產1萬噸鋼鐵的超大型鍊鋼爐,這種超大型轉爐,一年可以生產出350萬噸鋼鐵。建個十座,即可形成3500萬噸的鋼鐵產能,100座即可形成3。5億噸的鋼鐵產能。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鋼鐵經過連續的瘋狂建設。已突破了2。5億噸,成為世界上人均享有鋼鐵最多的國家。
中華民國這一年計劃分五年建設日產1萬噸轉爐的建設計劃,每年建設38座。每座的建設時間為兩年,連續投建四年,總共建設154座萬噸級轉爐,第五年全部建成。則增加5。32億噸的鋼鐵生產能力。同時五年內淘汰掉8200萬噸的落後產能,從而形成年產鋼材7億噸的生產能力。
江渝看著眼前這座鋼鐵廠,感慨的說道:“這些鋼鐵廠建設起來,我們中華民國就能用炮彈把敵人堆死了。”
“有了這麼多的鋼鐵,造再多的軍艦、飛機都不是問題。”周自躍點頭道,江渝問道:“按照這個計劃,淘汰下來的鋼鐵廠如何處理?”
“淘汰下來的8200萬噸的鋼鐵廠,可以交給日本。讓日本去生產鋼鐵。”周子躍說道,“日本人還是可以把廢物利用一下的。”
“也好。不過大型鍊鋼技術,我們還是要保證儘量不洩漏出去。”江渝說道,顯然還不想這麼早將鋼鐵冶煉產業分包出去。
儘管鋼鐵不是很高階,但是大型冶煉技術還是比較高階的。至於合金鋼材方面,中華民國現在也全面開花,等形成了足夠龐大的產業之後,則可以將普通鋼鐵生產分包給各附屬國去做。
當然,在非戰爭期間,那麼多的鋼鐵被生產出來,如何消費掉是一個問題。
消費不掉就會造成產能過剩,因此財團開始大量製造重型裝備,如大型吊車、大型工程車輛。
如今最大的挖掘機,鬥容已經達到了8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