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塗漆,不斷的換身份,然後出現在一些港口,讓歐美間諜拍到照片,以至於現在英法美認為我們真的有十艘華北級戰列艦了。”謝葆璋也笑了起來,顯然英法美的注意力,已經被戰列艦給牢牢吸引住了。
“不過,英國和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實驗建造航空母艦了,只是技術比較低階,英國是用運煤船進行改造。”謝葆璋說道。
“無妨,現在航母的作戰效果不清晰,英美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去建造。我們的航母技術研發得怎麼樣了?”江渝問道。
“海軍定型了一種5萬噸級的主戰航母,以及4萬噸級的輔助航母。主戰航母搭載的是轟炸機,可以搭載六十架中型轟炸機。輔助航母則是戰鬥機起降平臺,能夠搭載80架野馬戰鬥機。”謝葆璋說道。
“我們的潛艇部隊呢?”江渝繼續問道。
“我們的潛艇總噸位雖然不多,但是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起碼領先歐美二十年。”謝葆璋說道。
“既然航母已經定型了,那就開始秘密建設航母戰鬥群吧!只是一定要保密。我們還要讓歐美繼續跳戰列艦這個坑。”江渝笑道。
“我們在東南亞群島中的秘密造船廠已經有了一定規模,那裡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建造出航母。”
謝葆璋說道,“我們把航母放在群島之間,歐美國家很難發現。”
東南亞島嶼太多了,星羅密佈的,就像是一個迷宮一般。因此到處都是不允許他國船隻透過的領海。很多島嶼也很荒蕪,歐美國家根本不知道一些有沒有人住。要藏幾艘航母還是非常容易的。
歐美國家此時沉浸在總噸位二比一的對中華民國海軍的圍堵之中,顯然是魔症了。
之所以如此,那就因為他們心虛了,害怕被中華民國清算。特別是英國,美國好一些,但是美國資本家也怕中華民國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大舉進攻美國。因此美國是此時國聯海軍防禦體系建設的主力,現在歐美國家當中也就色美國最有錢了。
最有錢的美國多建設一點,也是符合他們自身需求的。加上生產力確實有發展,以及美國有錢的狀態下,對中華民國海軍形成二比一的總噸位優勢被徹底的施行了下去,看得比陸軍還要重要,因為這是他們的命根子了。
只不過這場競賽中華民國雖然也參與了,但卻是虛晃一槍而已,到現在中華民國的海軍戰列艦才11艘,而歐美國家的先進戰列艦數量已經達到了36艘,而且單艘戰列艦之間的噸位對比,還是歐美戰列艦噸位更大。
中華民國對戰列艦的建造還是比較上心的,但是卻沒有歐美造得那麼瘋狂,每次下水了一艘新的戰列艦,都要搞出兩艘戰列艦的身份出來。從而引誘歐美將勞動力投入到這些要過氣的戰列進製造方面。
中華民國對戰列艦建造的上心,主要是為了用戰列艦給航母構建一個防空體系。
但是防空也可以用那些小型艦艇來完成,只是在支援登陸戰方面戰列艦很有用,加上戰列艦比較大,能夠裝載的防空炮火力也就更猛,所以中華民國計劃在1926年再建造個艘艘,湊齊十五艘華級戰列艦,那四艘戰列加被命名為華南級,日後要擴大數量,則稱之為華西級、華中級。
華級戰列艦是中華民國的戰列艦主力,而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名將級戰列艦,更多則是意義上的產物。
第一艘名將級戰列艦‘霍去病號’於1926年年初正式下水。
這艘戰列艦的出現,讓英法美海軍一片譁然,霍去病號竟然是一艘噸位達到四萬五千噸級的超級戰列艦。
中華民國製造出霍去病號這樣的超級戰列艦,意味著歐美如今裝備的戰列艦又落後了。
本來是很先進的說。
結果霍去病號一出現,再次成為了落後戰列艦。首先噸位上比不過,再則效能上從間諜傳回的資料上,更加比不過了。
所謂三萬八千噸級的先進戰列艦,在霍去病號面前,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戰爭燒錢的也就是這樣的超級戰列艦,一艘造價高達2500萬元,一艘需要傾耗很多勞動力的。
對於中華民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來說自然是沒有什麼壓力,但是對於歐美來說,這樣的超級戰列艦的出現,使他們陷入了恐慌之中。
原本還在建造的十二艘三萬八千噸級的先進戰列艦造到一半,停工了。不久之後,這些還未建好的戰列艦被拉去當鋼鐵回爐了。
英法美在1926年,也開始計劃建造他們的超級戰列艦。並且堅守中華民國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