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山基業連自己親妹子都得利用的君王,就不要妄想和他談什麼情分了,因為他一定會做出一個最利於秦國的選擇,所以宋初一要保全自己,在贏駟在世時,就必須把自己放在對大秦完全有利的一面,若是不能,須得加緊謀劃退路。
她得做兩手準備。
在忙碌的籌備中,九月很快到來,贏璽公主終於嫁出去了。
酒館、博弈社等各種場合無不是秦國士人的扼腕太息。贏璽能征善戰,更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在他們看來是一代奇女子,結果呢……秦國打了勝仗,反倒還把她給賠上!
這筆無頭債自然就扯到了張儀身上,一時間滿城都是聲討他的言論。
第365章 然後怎麼樣
聲討張儀的言論越來越多,士子言論自由,又不能暴/力鎮壓,控制的作用微乎其微,後來似乎連贏駟都開始對張儀起了疑心。。。
次年三月份,在秦趙摩擦的處理中,張儀與其他大臣意見相悖,終於忍受不住被懷疑排擠,朝會時憤然丟下相印離秦。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在列國之間掀起了不小的風浪。張儀一出咸陽,立即就有幾國向他發出了邀請,張儀“幾番思慮”最終去了魏國。
那是他的母國,他要為母國效力,沒有人懷疑動機,除了公孫衍。
而自從上次公孫衍被俘,回到魏國之後,官位雖未動,但威望明顯不如從前。且公孫衍秉性剛直,說話辦事都分外銳利,新任魏王重君權,容旁人對自己的決策有絲毫質疑,吃軟不吃硬,兩人秉性相沖,公孫衍備受冷落,張儀一入魏,什麼都還沒有幹便輕而易舉的把他頂替掉了。
宋初一看得出這是張儀和贏駟合演的一齣戲。
張儀這種大才,任何國君都不見可能因為幾句流言就把他趕走,而贏駟把那種懷疑又竭盡全力挽留的糾結情緒演繹的淋漓盡致,讓宋初一一度不辨真偽。
而更讓宋初一感嘆的是贏駟的自信和魄力,畢竟讓張儀離開秦國要冒著巨大風險,誰知道他會不會一去不返?贏駟卻敢讓張儀一去魏國便是四載。
張儀入魏,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勸魏國歸順。
如今這個世道,盟約只能代表一種態度,任何盟約所起到的約束力都微乎其微,當初秦魏聯姻沒多久便發生了一場惡戰,之後戰爭更是頻頻發生,而這一次秦國需要最短五年的緩和時間。
道理很簡單。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反而有可能被撐死。
秦國吞併了巴蜀和義渠,國土面積暴增,然而人口混雜、人心不穩、地廣人稀。又加上和魏國曠日持久的一場戰爭消耗,國力並沒有因為土地的擴增而提高,兵力也不可能因為人口突增而變強,所以秦國當務之急就是休養生息。把新吞併的土地和人口慢慢消化融入秦國。
如今秦國不宜再戰,秦魏世仇,所以自然要極力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穩住魏國。讓它把目光暫時放到其他國家去。
秦國正在盡全力爭取這段緩衝期。
張儀離秦之後,宋初一任左丞相。
秦國暫時休戰,所以邦交任務繁重。宋初一大多數時間都在東奔西跑。在列國之間斡旋,極力避免戰爭。
在宋初一任職的這四年裡,秦國只曾與趙國打了一仗,趙國一敗,她趁機談判弄了兩個城池回來,除此之外,一切安寧。
四年之後。張儀辭去魏國丞相官位,回到秦國,宋初一稱病辭去相位,而張儀再度被啟用為相。
宋初一任國尉期間軍功卓著,任左丞相期間亦是立下不少功勞,贏駟言其“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可與媲美商君,封關內侯,世襲罔替。
關內侯是秦**功二十級中的第十九級,往上便只有一個徹侯,而丞相的爵位是大庶長,是第十八級,還在關內侯之下。
商君被贏駟抹黑又洗白,如今在秦國被稱為尊稱法君,地位崇高,但宋初一想到商君的結局,就半點高興不起來,於是在她被封關內侯之後三日便立即識相的交出虎符,從此之後只負責訓練新兵,卻無權調動兵力。
宋初一原以為自己掛無實權之職對保全自己會更有利,誰料正因為她不牽涉利益,只負責訓練教授新兵,反而使得那些新崛起的政敵放鬆,她在軍中甚至整個秦國都頗有威望。
隔了兩年,宋初一辭去訓練新軍的職務,被調任太子太傅。
贏駟還在壯年,宋初一不便過多的做出退縮之態,與未來國君打好關係對以後肯定會有所幫助,但她又知道,自己方方面面都混的順遂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