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殺幻滅之要,那麼這“引火歸元”又作何解?這一問題已變成理論範疇的探討,但如不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說法的話,姚慎前面所說將不是那麼令人信服。
在座的年輕一輩或許並沒感覺有何不對,就是盧定安的提問也只是臨機觸發,但木莘駿與錢華瀾的臨床經驗何等豐富,多年來碰上令他束手無策的病人也是不少,於是漸漸對某些理論產生疑問,就比如“相火”一論,如不是李玉琳在送帖子時提到姚慎拆字以解說相火對他觸動甚大,想來以木莘駿與錢華瀾在中醫界的地位之尊,是不屑於參加一個商人舉辦的聚會吧。這問題本來兩人就想提出,這時聽得有人代勞,便樂得自在,只是慢悠悠的品茶,一邊等著姚慎解釋。
還好,這問題在上次一時興起而模仿章教授的拆字法來解說“相火”後姚慎便已想到,然後查閱了一些資料,否則還真過不了這已關啊。當時暗呼了一聲僥倖,定了定神,姚慎道:“‘相火’一詞在《內經》中便有記載,現在的‘相火論’是朱丹溪在受‘周、朱之說’啟發後提出的,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在治療上宜補陰降火……。”
“周、朱之說”指的是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與朱熹,這兩位大家在《易經》上有所發明,受其影響,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東垣便有了“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以及“相火為元氣之賊”的論斷,至朱丹溪時便將這一學說完善而獨成“補陰學說”,現代的中醫基礎理論受之影響甚深,或者說是以此論為主。當然,對於朱丹溪的“相火”一論也有不同的聲音,比如明代溫補學派的張景嶽就不屑道:“予聞此說,嘗掩口而笑,而覺其不察之甚也”。
“這兩種論點孰是孰非,僅就理論來看來是各有其道理而難辯是非。不過只要看一看《內經》就知道我們究竟該接受哪一種學說。”
與此相關的錢塘吳清嘉、河北羅中翼以及溫補學派的薛立賦都豎起了耳朵,直想聽聽名家對家傳醫藝做何評說。
“最早記載‘相火’的《內經》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醫宗金鑑》對此解說為:‘君火…君主一身之火,相火…宣佈一身之火’、‘君道惟神,其用在虛,相道惟力,其用在實’, 後人結合《醫宗金鑑》的註解後認為:君火為相火統帥,相火為君火之根基;而有人則對‘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單獨闡發,認為相火是君火的在不同部位的功能體現。這兩種流派的看法似乎有所差別,但並無矛盾之處。”
“朱丹溪在《格致餘論·相火論》中說道:‘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就其所說的‘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他應該是支援第二種內容的。”
“那麼看來,溫補學派與補陰學派的歧義應該出在臨床的用藥上了。”
“溫補學派也是有相火一說的,在用藥上喜用甘溫,補陰學派則恰恰相反,臨床用藥多以‘六味地黃丸’化載,補土派的李東垣雖然認為‘相火為元氣之賊’,但其代表方‘補中益氣湯’取義於‘甘溫除熱’,其實質還是偏於溫補一方。”
“對此,我們如何判別其優劣呢?”
姚慎每說一段都要稍做停頓,這一方面是讓大家有個思考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整理思緒。
“對這,我們得先從‘火’的屬性說起。”
“中醫基礎理論說道:‘火性炎上’。我認為‘相火’也是一種‘火’,是人體各臟器的功能之火,對於順從火的屬性的治療法則應該是正確的,對於違逆了火性的治療法則就肯定是錯誤的。”
“寒涼之法只有在出現氣機偏勝的‘壯火’之時運用才是最恰當的!”
姚慎的意思自然是支援溫補學派一方,對於這屬於理論上的分歧,如爭執起來就沒完沒了。盧定安家傳之學向來以溫藥而聞名,對姚慎所說倒是頗有感悟,當時便不想因為意外的爭執而破壞了自己的目的,於是在姚慎的話一說完便問道:“姚先生這樣一說就清楚多了,烏梅丸、小青龍湯以及葛根湯是用來發越陽氣,從而使各臟器的功能之火歸於本位的,這與我們火神派的‘開肺門’的說法別無二致,不過姚先生是多開了幾扇門了……。”
盧定安的話還沒說完,一人截口道:“姚老闆的意思是‘引火歸元’這一治則是錯誤的了?想來火神派與溫補派都應該有‘引火歸元’的醫案吧,如果是這治則是錯誤的話,那又該如何解釋?”說話人是補陰派的吳清嘉,錢塘人,一個漂亮的小夥子,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