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德和行為規範》,採取更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方式,一日一個主題,一週一個主題,一月一個主題,一年一個主題,如此迴圈往復,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去工作,學習和生活,去重新塑造一個相對完美的自我形象,為美好的生活忘情而乾杯吧。時尚圈是現實的夢工廠,美好的生活使生命延續的光環終成震撼宇宙的壯麗奇觀。 。 想看書來
<;9>;死亡
人最基本的存在是二重性的生與死。人必然會一代代的死亡,但人必然又會繁衍下去。當人類意識到生與死這一本能,永恆的主題後,於是,這種意識就極為深刻地影響到了人的生存。生命是如此驚人的短暫和寶貴,我們應當拒絕去做想做,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嗎?而死亡畢竟是人類生存的終極,對立面,是與生的概念格格不 入,水火不相溶的。對於死亡的種種認識,仍然不能改變這種殘酷的事實,我們必將一代代的死亡,按照物質不滅的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死亡絕不是生存有意義的那一部分,但對於人來說,卻不得不接受這一客觀規律。人可以透過時空隧道隨時死亡轉世,給你一剎那,去感悟和享受。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和考驗,每個人都在思索回味,我這一輩子都做了什麼?值嗎?與別人相比,我還缺了什麼?有些人一想到死,便把凡是與生活有關的東西,都看得索然無味,毫無意義了。但即使你得了癌症,到死亡也還有一個過程。生與死是對立統一的複合載體,生必然面臨死亡,缺一不可。人們把自己的一輩子的勞動所得奉獻給了自己的生存的社會。而智者只考慮愉快的生存,不去探索死亡,他們用這種意識形態裡的東西來摒棄生與死的兩重性。比如,基督教裡的靈魂不死學說,就鮮明地提出靈魂的永恆性,並以此來否定人的生存將以死亡來告終這一鐵的事實。靈魂是什麼?只有鬼才知道,但人的思維,思想,意識若在其他人的腦海中產生了共鳴,那麼,他就算是在一段時間內,一段歷史中永存了。人死了,伴隨著體溫的靈魂昇天了,這種暗物質將永遠在宇宙中存在,你或許可以上天堂,下地獄,脫胎凡世,但你的靈魂是永存的。對於正常人來說,都面臨一個永恆的主踏題——死亡,但致病因素和致死因素是有區別的,愉快的活下去吧,屍癍離褲襠還遠著呢。
人類無法逃避的死亡還導致了另外一種兩重性,即物質與慾望的兩重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類的種種潛能的承受者,但人生存的短促歷程不允許人將其所有慾望都充分實現,而是生活在種種條條框框和壓抑中,現實不允許你隨心所欲。若你想你的思維能馳騁,要麼你是一個思想家,要麼你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即使在極其順利的環境中也是如此。只有當個體的生存歷程與人類共同的生存歷程融二為一時,個體才能參與歷史程序中的種種人類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思維上不能走極端,由從極端自私的自戀型人格障礙,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突然變為公而忘私的超現實主義者。有一個主題,從左至右,從右至左的搖擺,再到複合,再到立體化的發展,人的思維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全方位的進化,而有些過程會在某一必然階段中誕生,發展,直至消亡,再向新的領域螺旋式的上升進化和發展,不斷回到原點,又高於原點,而這個原點,即現實。
人這一個體能夠實現的潛在能力與個體實際實現的某一目標的程度之間,除了主觀意識之外,還受客觀環境條件的影響制約。不切實際,好高惡遠,只能當一個思想家,超前思想家,或滯後者。現實是理論與實際的差異。由於某些人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或期望值過高,因此,心理上的壓力就會加大,認為自己是一塊行屍走肉,生不如死。因此,在思維上形成了虛設的假死,或等到來世,再去實現自己的夢境,即所謂的心想事成。而來世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個什麼東西呢?人們時常在小說,詩歌,戲劇,電影中可以看到,可它是人類主觀臆想虛構的。當你需要時可以主觀臆造,或花錢去享受,它是生活中的樂趣或渲洩物件,但不是主題。來世,除了等待,又有誰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體驗過呢?它只能使人行為萎縮,與世無爭,象一塊行屍走肉。如果是科學幻想未來,還可以為人們所接受。有的人認為,生存的意義並不在於將人的能力充分展現,而只是盲目地履行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象一個自甘情願的奴隸,逆來順受,自己折磨自己,或自己安慰自己…這是應該的。認為自己個體的發展,自由和價值都是次要的,與他人的命運和利益相比,不值一提。甚至不惜臆想一種永恆的力量,人人為他人,凌駕於個體——自己之上。但現實人類社會的物質和精神意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