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該犯的錯誤堅決不去觸碰,即便近幾十年皇帝有意廢掉現有制度,大權獨攬搞中央集權也不敢像秦二世胡亥那樣胡作非為,無論皇帝與百官如何思考前進的方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儒家沒有任何關係。
曹時在證明一點,這個時代不是屬於儒家的時代,這個時代與儒家無關,儒家無關緊要。
半晌,宮殿內依然鴉雀無聲,無論是百官公卿,功勳列侯,還是太子劉徹本人都在回味著剛才的辯論。
角落裡唰唰的記錄一刻不停的響動著,桑弘羊興奮極了,曾幾何時,他以為上次舌辯群儒已是曠古絕今的一次盛舉,萬萬沒想到時隔不到一年之間,見到的一場更加精彩的辯論,一言震百官,一言驚百儒,一言名垂青史!(未完待續……)
第106章 你還不服?(二更!)
PS:接近3500字的小章,烏梅很有誠意的,晚上還有個4000大章,今天一共1。1萬+,跪求訂閱,求月票啊!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公羊學派的核心思想之一,並非董仲舒一人率先發聲,恰恰是在座的公羊壽與胡毋生苦心精研出的理論,公羊學派在當今儒家集團內地位非常高,原因在於極大完善孔子諸說的漏洞,將虛頭巴腦的禮儀尊卑秩序改頭換面,具現化為君臣、父子、夫妻三樣貼近現實的秩序,甫一出現立刻得到儒家集團上下呼應,並在隨後成為各家爭搶做述的重要理論。
敗了!
公羊壽與胡毋生對視一眼搖搖頭,兩人作為儒家陣營裡的主將還沒站起來繼續發言,廷辯的形勢就已經壓倒性的劣勢敗給了曹時,他們倆繼續站出來不然無助於挽回顏面,還會把自己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好名聲毀掉,必敗的戰爭沒有人會去打,兩位大儒同樣不會去,這場敗仗是孔安國言行出了差錯,不能怪兩位大儒不出來救場。
“你們的言行不一常常耍弄言辭詐術欺騙手段已經為人所知,事到如今還不速速退下!好歹你們這群人中還有兩位是我十分敬重的長者,我不想讓兩位從齊國來的有德長者太過難堪,你們縱然有儒生數萬,但真正可稱為有德者也不過五個人以內,今後我不想再和你們這幫虛偽的儒生們辯論了。”
曹時倒揹著手轉過身不在看儒生們,在場的百官公卿冷冷的注視著他們,太子劉徹早就厭惡了這群可惡的儒生。翻了個白眼連話都懶得說,隨意的揮揮手彷彿是在說。
趕快滾吧!
儒生們如潮水般退卻。他們心裡非常憤怒,原本精心準備的仁義道德大辯論還沒派上用場。他們就稀裡糊塗的敗退出來。
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才起個頭,還沒來得及起頭長篇大論把百官公卿說的心悅誠服納頭就拜,就已經稀裡糊塗的被攆出未央宮。
自命清高的儒生們怎麼能接受稀裡糊塗的失敗,他們怨恨曹時攪亂了自己一展胸中報復的機會,心裡的怨恨不減反增。
出了皇宮立刻破口大罵曹時是個奸賊,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蜂目豺聲。虎狼之心,人面獸心等等形容詞像不要錢似的砸出來,反正就這一個道理,錯的必定不是他們,錯的一定是曹時奸邪詭詐,一定是百官公卿助紂為虐,一定是太子劉徹有眼無珠。
回到講壇他們依然義憤填膺,激烈的討論起來。
“曹時就是個欺騙太子的無恥之徒,耗費國帑數百億。召集百萬民夫重修長安只是為一己私利,當廷辯論侮辱我儒家先賢在前,侮辱我等品德在後,偏偏朝中太子和大臣都被這個無恥之徒矇混住。而且這個奸邪之輩擅長文過飾非,方正的儒生辯不過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我真是恨不得行誅少正卯之事!”
有幾個儒生奮筆疾書沒多久便寫下一紙狀書。並揚言此時此刻是儒家生死存亡之際,必須團結儒生的所有力量公車上書。誅曹時清君側!
“咱們一起公車上書求太子誅殺奸佞曹時,清君側還天下清白!”
“好!我支援!”
“我也支援!”
“孔生!我們需要你的支援!”
孔安國咬咬牙點了點頭。於是上百號儒生心情激動的書寫狀紙,招攬親朋好友結為同黨共進退,萬事俱備就手挽手肩並肩,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出去,那架勢活脫是一群荊軻附體的勇士。
公羊壽和胡毋生冷眼旁觀著不發一言,自從來到京師遭遇泰一神教的衝擊以來,兩人在京師儒生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孔安國漸漸的聚攏起離散的儒生,儼然成為長安儒生集團的領袖。
純粹比學術成就,孔安國再過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