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他自己卻在北海搞出了一個北海公司,不但財路大開,而且還拓地千里,北海的那些良田,看著就讓人心動的。這次朱由崧回來,他們打定主意,要趕緊地向朱由崧靠攏,好一起發財。
“嘿嘿,前些日子**星還想要將聯合公司的其他產業收歸國有,屁,那裡面可都有我們的股份,他們這就是在搶我們的錢!南方的王家就是王邦採家,李三才家,沈應奎家,哪個不是家財萬貫,我們剛想賺點錢,他們就眼紅了……”這位爺一邊說,還一邊手舞足蹈的。
張維賢不禁苦笑著攔下這位爺說道:“李兄,李兄!你喝醉了!”
“我沒喝醉,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是啊,武清侯說的能有錯?”幾個起鬨的人馬上就介面說道。
現在撒酒瘋的這位爺叫李銘誠是現在的武清侯爺,武清侯是李太后家的孃家,原本福王想要拉攏武清侯,改變一下他跟李太后之間的關係,因此也邀請了武清侯入股,結果這位武清侯倒也仗義,得到紅利之後,徹底倒向了福王這一邊,當年他父親李文全在世的時候,還跟他妹妹李太后吵了一架。就算是現在,李銘誠仍然是鐵桿的福王派。
張維賢對朱由崧說道:“武清侯也是義憤所致,殿下不要見怪啊!”
朱由崧笑道:“大家心情想必都是一樣,我怎麼會見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等那些鬧事的年輕人退席之後,張維賢笑道:“殿下,不知道這次回來可有什麼新的計劃?”
朱由崧笑道:“倒也沒什麼新的計劃,不過就是原本定下的一些事情,比如鐵路……”
成國公朱純臣連忙說道:“鐵路?朝廷不就在定下了以工代賑,讓朝廷來修築這些鐵路嗎?”
張維賢擺了擺手,示意朱純臣不要說話,既然朱由崧說了,肯定還有下文,朱由崧說道:“雖說是以工代賑,不過也礙不住我們參與其中啊?再說了朝廷當年那個聯合礦業公司不就是官督商辦的嘛!”
“官督商辦?”張維賢不由的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個好法子,有著財務審計制度在那裡,朝廷不會吃虧,若是那些人敢隨意盤剝,我們也不是吃素的!只是這鐵路真能賺錢?”
朱由崧笑道:“前些日子的電影,你看過嗎?”
“電影?就是北海那裡來的映畫戲?這倒是見過!那上面北海的火車真是厲害啊,一個火車頭,就帶著二三十節車廂!!”
朱由崧說道:“就論這糧食的轉運,一節車廂大約能夠運輸十萬斤糧食,二十節車廂的話,就是兩百萬斤,大約七萬多石糧食,若是平常,這七萬石糧食的運輸成本是多少?”
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
對於朱由崧的問題,張維賢還真有些不太清楚,他這種公侯之輩怎麼會知道這些實務之事,看向眾人問道:“大家有沒有知道的?”
一個人站起身來,大家一看誰都不認識,一問才知道是朱由崧帶來了,這肯定就是朱由崧的說客了,便聽聽他講什麼,那人其實就是張風府,隨著日本的戰亂,北海的安定以及朱由崧的回明,北海公司的工作重點也就放在了大明,很多人都開始迴歸。
張風府在北海進行了六個月的訓練和學習,並且進入北海大學進修了大半年,北海大學現在雖然空有校舍,沒有師資,倒也不能說是個空殼嗎,因為裡面的圖書館裡還裝著智腦拿出來的數十萬本各種現代資料,包括了天文、地理、社會、經濟、技術等等多個領域,張風府在裡面也算是博覽群書,現在已經成為北海總參謀部的一名合格參謀,因為張風府是聖門第三學士,算是重點培養物件,這次調他來幫助朱由崧處理事務。
只聽張風府說道:“我倒是知道一些,我們大明的糧食產地原本在蘇杭,有道是蘇杭熟天下足,後來因為隆慶開海,蘇杭等地開始大量出口絲綢,稻田改作桑田,糧食生產開始不足,而我朝曾多次向湖廣移民,湖廣之地土地肥沃水力豐富,正適合稻米生產,因此漸漸發展成了我朝糧食主要產地,漕糧當中所佔比例也逐漸升高,而我們北京的糧食來源也多是源於此!若是從湖廣運到北京需要經長江,到運河北上,期間風濤漂沒,官吏貪汙,途中耗費是正糧的二倍三倍,甚至是四五倍,運輸這十五萬石糧食,從湖廣到北京,看似朝廷花費不大,實際上卻是都轉嫁到了百姓身上,承運百姓困苦不堪,朝廷運費卻不見稍減,其中都被那些貪官汙吏侵吞……”
朱由崧輕咳兩聲,沒想到這個張風府還是個憤青,他說道:“風府,不要說這些漕運的事情了,我們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