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
雖然說是以文制武,武將和文官就算品級一樣,也是沒的就矮人一頭,但也沒到這麼過分的地步,試想今日會因為錢出面平事的話,明日會否又因為錢就把更嚴重的敗仗給掩蓋住呢?起碼,御史奏疏中是這麼說的,極力渲染了此事的嚴重性,就差沒明著指住東楊閣老罵誤國奸臣了。
是的,石峰口一事的真相,終於是暴露了出來,而且還是以這樣一種正統的御史風聞奏事的途徑,往上一下捅到了太后案頭。幾年前的往事在朝廷中又掀起了巨浪,而且,以奏疏裡的口氣來說,這不是把東楊閣老搞臭就能完事的,其目的就是要把他搞倒論罪!
這當然也激起了內閣的強力反彈,不論私下有多少紛爭,內閣對外始終都是一個整體。說難聽點,東楊要倒也不能因為此事倒,這對內閣的權威將是嚴重的削弱,再說了,誰知道餘下兩位楊大人屁股底下都坐著什麼屎?東楊因為貪腐倒了,轉頭西楊家衙內殺人的事是不是也要鬧出來了?這成何體統嘛!多年宰輔、朝廷重臣,難道連一點顏面都不留了?——再說了,這群老臣這幾年來組了詩會,定期聚會唱和,著實是風雅無比,彼此間也聯絡了不少交情,此時被激起了同仇敵愾的心思,倒也真把矛盾放在一邊,從內閣三楊開始,再到禮部尚書胡大人等老臣,全都是一個鼻孔出氣,力保東楊閣老,口口聲聲,要嚴懲抹黑東楊閣老的御史。
就為了此事,現在朝廷上下是鬧得烏煙瘴氣的,沒個寧日。太后壓根都不敢讓太皇太后知道此事,怕激起她的擔心,耽誤了她的休息。正好徐循這一陣子也在忙著安頓宮中事務,服侍太后養病,很多時候都只得她一人面對群臣,搞得太后是大有獨木難支之勢,今日有徐循陪著,方才安心了點,又怎會吝惜一個座位?反正她和外臣見面,彼此間也都要隔一扇屏風,屏風後徐循是坐是站,外臣們也管不著。
前有內侍喝道,兩人進屋時,首輔楊大人已經跪在地上等候了,太后忙吩咐,“左右快扶起先生——先生有年紀的人了,不是早都說過行半禮就行了嗎?——你們也不勸著!”
首輔楊大人恭聲給太后、太妃行了禮,“今日求見,乃是送奏疏來的。”
一般來說,奏疏都是內閣寫了票擬,直接送司禮監,司禮監轉呈皇帝,皇帝認為有需要召見大臣,再派人過來召喚。首輔主動請見送奏疏,是比較罕見的情況,太后衝徐循使了個眼色,誇張地嘆了口氣,方才道,“可是有何軍國要事,需要商量?”
“閣臣體面,已是岌岌可危。”首輔楊大人沉聲道,“此亦為大事也,請娘娘明察。”
這略帶恐嚇的口氣已經算是客氣的了,過去一個月裡,更過分的話首輔大人都曾說過。換做十年前,首輔大人肯定不能這麼對宣宗章皇帝,更別說二十年前這般對太宗文皇帝了,奈何權力並非永固,長達七年的大權獨攬,已經使得內閣在內廷跟前,有了很重的權威。太后即使不喜被如此對待,但也只能和徐循一樣,忍著耐著,這口氣,註定是永遠都沒有報償回來的一天了。——身為顧命定策重臣,朝廷壓根無法虧待如今的幾位老大人的。
此事陸陸續續都拖了一個月,眼看就要過年了,也還沒個定論。徐循用屁股想都知道首輔大人想說什麼——反正不脫西楊的功勳,西楊被攻擊的害處,以及御史沒有證據便妄罪次輔的不妥之處等等,總之便是又一次催逼太后讓步便是了。
而太后的心思,她倒也是清楚的,就如同她管事時被壓制一樣,太后也受了不少臣子們的腌臢氣,這些糟爛汙的事,她看得不會比徐循少。早就憋了一大口氣在心裡了,現在東楊難得露出這麼大的破綻,而且奏疏還是有眉有眼,說得和真的一樣,從大臣們的反應來看也的確不是造假。她當然也想借此掀起一番風浪,好好端正一下內閣的態度。所以兩人就在這槓上了,誰也說服不了誰讓步,這才拖了快一個月還沒個結論。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徐循對此事本來沒有多少看法,但今日太后把她拉來,明顯就是希望借重她的能力了,只她也不知道太后到底是什麼心思,在旁靜聽了一會,大概也掌握了現在矛盾的焦點:太后的意思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讓都察院查一查,反正東楊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那就是隨便查,也能還他一個清白。而首輔的意思是,對這種無根無據的謠言,就應該堅決駁斥,去查都是中計了,都是對不起東楊多年的辛勞。
兩人就這麼車軲轆般來去,太后也不硬,首輔也沒到破釜沉舟的地步,所以感覺就在說廢話一般,連著說了快半個時辰都沒達成一致。徐循冷眼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