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理分析,明公已得出久必生患之事,而現今若明公所料不差。只怕二位大人屬下與楊奉將軍下屬不會那般和諧相處了罷?”
去年之時。孫乾尚在伺侯於初歸於徐州的老師鄭玄之處,對於劉曄前次議事地細節當然是透過他們講述。以及劉曄此次為使他行途順利,故而再複述過關鍵之處了。而他如此道出的話語,也使得田疇,趙明兩個面上表情有些變動,顯然直接便點到了他們現在正頭痛之處。
“我等前時已考慮到這點,且為解決糧食之急,故而上稟於皇上,求使楊將軍下屬也參與軍屯之事,雖有所偏差,但大部份軍士依舊聽令行事,估計入得六七月間,可得一批糧食充為軍用,只需保持如此,則糧食問題不會惡化。而天子便先居於洛陽,由吾等守護,使得天下諸侯除去主公外,盡不能捷足先登,只待主公實力豐滿之時,立時便決意迎奉,豈非極妙?”
田疇的態度依舊是極為樂觀的,他的如此說法,同樣也毫不遮掩先時他們卻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實際行動,而並非如後來所稟“天子有所差使”這等理由。
“正是如此,我等盡為大哥考慮,此處局勢若穩,有天子在此吸引天下目光,豈非於大哥一貫之休養生息政策符合?”
論起辨論來,當然不是趙明所長,故而他只是聽著田疇總結言,而不時聲援兩句表明自己態度而已。
“二位後面所論確實屬於可行之道!但敢問二位大人,汝等所言盡是為現今局面保持,乾便可舉一最簡單之例子現時有大部份楊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