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用在偏遠陡峭的山區,使用的人,也不是特別強壯,一些身體平常的婦女,揹負起來,也依然能爬坡上坎、翻山越嶺。第二類叫細揹簍,這類揹簍比上一種揹簍小,做工相對精細,略講美觀,負重在50…80斤左右。第三種揹簍叫小揹簍,要求美觀且耐用,工藝精細,編織方法與前兩種截然不同。
“竹籃打水一場空”,用竹籃打水,如果不用特殊的方法處理――塗上蠟或油,使工藝精密的竹製品表面上形成一層簿簿的防水膜――沒走幾步,籃裡的水就會漏得無影無蹤。如用前兩種揹簍打水,揹簍剛提出水面,裡面就沒水了,只剩下簍壁上的水朝下流。這兩種揹簍的周圍都有大小不一的窟窿,這些窟窿呈菱形,大的一寸左右。如用小揹簍打水,提出水面後,加快腳步趕路,走出十幾步,還能看見裡面有一點水,雖然不多,卻也可以顯出這種揹簍的做工比前兩種精細。這種揹簍,不背豬草、牛草,不背紅薯、洋芋,只用來人們出門上街走親戚時使用,裡面裝的多是食用的、貴重的、需要仔細收藏的東西。它比前兩種揹簍沉重,要求密不透風,可以運載粉末。
大揹簍和細揹簍用寬大結實的竹片,斜向交叉編織;小揹簍用精細的竹絲,中間夾雜著老竹子竹頭削成的竹塊,縱橫交叉編織。底部也不一樣,前兩種揹簍編好後,用竹鞭緊緊地絞在底面上,使其經久耐用。小揹簍用老竹片的竹節,在編之前就預留好了。因使用的時間相對較少,以美觀、簡略為主。
稻穀收割完了,農村進入農閒時間。這段時間,正是人們收拾農具的時候。該添制的添制,該修補的修補,決不能等到明年農忙時,正需要,卻缺少或是不能使用的農具。
梅背碑他們端著兩盆魚,興沖沖地跑回來,看見他爺爺在劃竹片,三弟弟都搶著報功,述說自己的豐功偉績。他爺爺抬起頭來看了一眼,手裡不停,口裡卻說:
“誰叫你們把瓷盆拿去的?這是個新盆,你爸爸上個月才買回來的,摔壞了,我狠狠地揍你,”梅尚天沒有聽孫子們的述說,看見他們偷偷把新瓷盆拿出去裝魚,心裡很氣憤,就開始責怪他們了。
梅背碑正走著路,因為今天抓的魚多,收穫很大,心裡美滋滋的,只想著報喜,沒有想到反而被他爺爺責罵了一陣,心裡一沉,沒注意腳下的石頭,一個趔趄,站立不穩,向前撲去,手中的木盆摔了出去,摔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水灑了一地,魚掉在地上,離開了水,難受得在地上拼命掙扎。掙扎了一陣,見沒有用,就不動了,只用力地鼓著兩片鰓,大口大口地吸氣。
第二章 童禍一生(5)
第二章 童禍一生
五
梅背碑從地上爬起來,低頭一看,腳拇指被踢得鮮血淋淋,膝蓋上也青一塊紫一塊的。腳趾上,膝蓋上,一陣陣的疼痛鑽上心來;端累了盆子的手,也軟弱無力,陣陣痠麻。他不敢叫喚,只有皺著眉,忍著眼淚,忍著疼痛,假裝若無其事的樣子。還得蹲下身去,與梅背風和梅小風一起,把摔破了的木盆片子撿起來,拿回家去,以後找一個桶匠來箍好。再把魚拾起來,裝在瓷盆裡。
一個木盆,在七十年代的農村,也是重要的廚房用品之一。那時的家庭裡,大約只有兩三個木盆,並且大小不一,用處各異;富裕的,擁有一個瓷盆,那也是農村少有的奢侈品了。梅背碑摔壞的那一個,恰好是用起來最方便、最順手,用途最廣的那一類小木盆。
梅尚天火冒三丈,拿起地上的一根竹棍,走過去,對著還蹲在地上拾魚的梅背碑,在他的背上狠狠地抽了幾棍。梅背碑背上立即冒出幾條青紫色的傷痕,火辣辣的,痛得直往心裡鑽,大腦裡感覺血直往上湧,雖是蹲在地上,整個身子也晃動了幾下,搖搖欲墜。胸中憋得慌,象在煤氣灶旁一樣,窒息得讓人難受。梅背碑本能地、長長地大吸一口氣,胸中舒暢了,一陣疼痛再撞上心頭,他忍不住了,“哇”地一聲痛哭起來。
沒有人知道,梅背碑已經到鬼門關前去轉了一遭。他自己還小,還沒有生死的意識,只知道心裡難受,不知道差一點造成的後果。要是那一口氣提不上來,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會煙消雲散,變成飄渺,變成虛無,奔向那傳說中的天堂或地獄。只是象這樣的孩子,幾歲時就夭折了,即沒做壞事,也沒做好事,按傳統的標準,該判他上天堂,還是判他入地獄呢?
林秀芝和梅婆婆從地裡挖土回來了。剛到地裡時,心情舒暢,精力也充沛。挖著挖著就心不在焉,身上使不出勁,總想往家裡跑了。她們走到院子旁,就聽見了梅背碑的哭聲;在黃桷樹下,看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