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六十七章驚歎的薄睿拓
……
“華夏汽車市場確實如老闆所說,未來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而紅星汽車具備成為華夏汽車行業巨頭的所有潛力。”
頓了一下後,“當然,在煥發這股潛力之前,我們還要對紅星汽車集團內部的一些情況作出整改。”
郭守雲作出了一個安靜聆聽的姿勢。
“首先是紅巖重型汽車公司,目前在華夏山城和長安擁有兩個生產基地。山城的生產基地,是跟山城重汽集團合作,可以得到對方在技術、渠道和人員上的支援,再加上我們在變速箱、齒輪、火花塞等方面的優勢,可以著重發展重卡業務,並著力於15噸,25噸,35噸,三個重卡細分市場的生產和研發。尤其是15噸重卡,目前是我們銷售的主力,全年銷售1.58萬輛,佔據華夏15噸重卡市場的40.3%,這個優勢我們要保持。25噸和35噸兩個市場,紅巖汽車去年只有5823輛,以及2210輛的銷量。比起一汽、東風這些傳統大廠差了很多,以後這是我們著力加強的地方。”
“…紅巖重型汽車長安廠,主要是在陝省汽車製造總廠整合寶~雞車輛廠,聯合陝省東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城卡福零部件有限公司,以及我們的紅星的前身德隆集團,外加陝汽,聯合成立的重型汽車公司。但比起山城生產廠,長安廠的核心是陝省汽車製造總廠和寶~雞車輛廠,而這兩家企業是華夏軍用越野車生產工廠,在老闆決定把這部分資產出售給陝汽,把‘鐵甲’越野車的生產技術賣給東風集團後,紅巖重型汽車長安廠的實力已經削弱了大半。因此我覺得應該長安廠應該放棄對重卡的生產,而是轉而用現有的生產線和技術,生產大中型客車和中輕型卡車。”
毫無疑問,按照薄睿拓的規劃,紅巖汽車山城廠將是以後公司的重點,現在公司主力營收的重卡幾乎都在這裡生產。
不過如果郭守雲記得沒錯的話,在後世華夏重卡生產品牌排名中,陝汽僅次於一汽解放、東風、中國重汽,排名華夏第四。相比之下,山城重汽連名字都找不到。
“紅巖重型汽車公司進入大中型客車和中輕型卡車的生產我不反對。但不能把重卡業務全放到山城。原因有兩點:第一,陝汽的汽車生產能力和技術儲備,遠勝過山城重汽,這裡有足夠豐富的零部件生產廠家,便於我們生產和運營。第二,長安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擁有高等院校63所,研究生培養單位46家,兩院院士60餘人,在校大學生120萬人,每年畢業超過30萬人。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相比之下,山城就差了很多。”
“薄睿拓,你也看過紅巖汽車的資料,雖然我們現在在華夏重型汽車產業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但比起世界主流重汽公司,我們使用的技術都比他們落後了不止一代。以後紅巖汽車想要佔領國際市場,技術差距是我們不得不彌補的短板。而想要在汽車技術上有所提升,人才是第一位的。而長安在這方面的基礎遠超過了山城。而且除了科研人才,造車需要的技術工人,這裡也足夠豐富。因此,長安廠不僅不能夠削弱,而且必須加強。不僅是造車能力的加強,更應該在研發上加強。”
頓了一下後,郭守雲鄭重交代道:“以後,紅巖重型汽車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要佔到總營收的10%。尤其是在發動機方面。”
在他重生前,中興和華為,一反一正兩個例子,充分證明了技術研發的重要性。前者被美國製裁,倒了大黴,股價和收入雙跌。而後者卻因為在5G裝置上擁有太多核心技術,讓美帝的制裁成了免費的宣傳。原本只在華夏和通訊裝置領域具備知名度的華為,一下子在美帝的宣傳下,成了全球聞名的通訊裝置巨頭,而且越活躍瀟灑。
沒有什麼例子能比這更讓華夏人明白技術專利的重要性了。
薄睿拓作為頂級的職業經理人,自然明白技術研發的重要性。對於郭守雲的提議,他考慮片刻後,便點了點頭。
“那麼以後,長安廠就是我們紅巖重型汽車生產、研發的核心所在。山城廠只做生產基地。”
“反正賣了越野車的生產裝置和技術後,長安廠我們已經是百分之百持股。雖然基礎薄弱了一些,但也少了來自其它公司的掣肘,我們也能全心全意的投資發展。”郭守雲道。
薄睿拓認同的點了點頭。
“湘火炬的主業是汽配。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火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