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震的話音落下,幾個人除了郭炳勳之外,李延平與王光宇都陷入了沉思。郭炳勳是搞軍事的出身,又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對於政治形勢不是很敏感。對於楊震提出的暫停出動,爭取三到五個月的時間整訓,他還是贊同的。
但對於李延平與王光宇這樣的抗聯幹部出身的人來說,藏在這深山老林之中,與外界不通訊息,對於抗聯的形勢一點不知,卻是怎麼說都無法接受的。
尤其現在日偽軍正調集大量的兵力對抗聯主要活動範圍下江地區進行大舉的清剿的時候,自己躲進深山老林之中中斷與總指揮部聯絡,他們實在很難接受。
儘管他們也知道,楊震連戰連捷,就算不能將集中在下江地區的日偽軍盡數調回,但至少也會吸引其部分兵力迴歸。雖說不能完全改善抗聯的困境,至少也會大大減輕抗聯的壓力。只是自己這麼一撤,消失的無影無蹤,日軍會不會重新對抗聯重兵壓境?
也許看出李延平與王光宇的不豫,楊震搖搖頭卻是沒有說什麼。他在後世的時候看過資料,三八年的冬天,抗聯雖說難熬,元氣大傷,大部失去戰鬥力,但主力卻透過戰略轉移堅持了下來。
抗聯面臨的最艱難的時刻在三九年。也正是這一年,活動在北滿地區的抗聯二路軍、三路軍相繼失敗,一路軍損失慘重,各部所剩餘的殘部相繼被迫退入蘇聯。
對於抗聯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所將要面對的環境的殘酷性,楊震雖然知道的並不是很清楚,但在後世卻也看到了不少的資料。可楊震知道,讓一支缺乏訓練,在前一段實戰之中傷亡也不小,並且沒有多少遊擊經驗的部隊連續作戰,這隻能是給人家送上門去。
只是看著有些愁眉不展的李延平、王光宇二人,楊震猶豫了一會道:“這樣,政委、老王,你們從原四軍部隊中挑出幾個得力、可靠的人手,率領一支精幹的小分隊,帶上一部電臺,去下江一帶尋找總指揮。如果找到,就將他與總指揮部帶到這裡休整。”
如果總指揮不肯過來,堅持要留在下江地區,那我們之間就透過電臺相互聯絡。一旦二路軍需要我們出擊,我們將全力以赴救援如何?但現在,我們需要休整,需要整訓。”
李延平聽到楊震做出的決定,沉默了一會卻苦笑道:“司令員,你能下這個決心,我代表總指揮對你表示感謝。只是請總指揮來寧安休整的計劃,恐怕不可能。
“不要說別人,即便我去恐怕也很難說服總指揮。抗聯二路軍不單單是一個四軍,還有其他的部隊。四軍在西征之中全軍覆滅,可五軍卻衝了出去。而且,我們在下江地區還有留守部隊。五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三師還活動在下江地區。七軍、九軍還堅持在下江地區,他們還在堅持戰鬥,總指揮不會來這裡。”
“抗聯各軍都沒有電臺,彼此主要是靠交通員聯絡。寧安距離二路軍活動的地方還是遠一些,在這裡總指揮很難實現對二路軍其餘的部隊指揮。只要其他的部隊還在堅持一天,總指揮就不會來的。”
聽罷李延平的話,楊震搖了搖頭,半天也沒有說話。良久,楊震才道:“那也要去,而且不僅要去,還要挑選最優秀的報務員。就算總指揮不來,但有了電臺做通訊手段,我之間相互配合作戰,要方便的多。”
楊震的話音落下,李延平正要回答的時候,開會的臨時充當會議室的這間木楞子的門突然被撞開,正在會議室外擔任警戒的李明瑞的報告打斷了幾個人的談話:“司令員、政委,剛剛天上來了鬼子幾架飛機,不知道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一直在我們頭上盤旋不走。為了安全,你們還是出來隱蔽一下為好。”
第八十六章 定策(4)
聽到李明瑞的彙報,楊震心中不由的一驚。自己腦袋頂上出現了鬼子的飛機在盤旋,難道鬼子已經懷疑到這裡了?楊震沒有絲毫猶豫的抓起望遠鏡跑了出來。
楊震並沒有跑出去,木楞子外邊是一小片面積大約十平米的開闊地。自己這一跑去,無異於自己暴露目標。對於自己親手設計的這個隱蔽良好的木楞子的隱蔽性,楊震還是有信心的。只要自己不主動暴露目標,鬼子的飛機在天上輕易是看不出來的。畢竟這個年代的飛機,沒有後世那些先進的雷達、熱成像儀、紅外探測儀之類先進的裝備。
楊震伏在門口小心的舉起望遠鏡看向李明瑞指著的方向。果然在自己的正北方,有幾架飛機以擦著樹梢的高度,在不同的區域上空不住的盤旋。飛機帶起的氣lang,將樹梢吹的來回直晃。是偵察機,楊震一打眼就發現了。
也許是知道地面上沒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