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典劇目,並且經過文人的加工,又變成了“包公案”的一部分。民間傳說包拯奉旨到陳州賑災放糧,遇流落民間的李妃告狀,追查之下方使陳年秘事真相大白。
這個故事後來被編入清代著名小說《三俠五義》中,但在《三俠五義》成書之前,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民間早已家喻戶曉。這個故事也並非完全憑空捏造,歷史上的宋仁宗確實非劉太后所生,而是一位姓李的宮女之子,被當時的劉德妃收養。宋仁宗幼年繼位,劉德妃曾以太后的身份主政,直到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史上確有其事,只是與包拯無關,後來有人便將這段歷史記載附會編排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狸貓是野外的山貓,生存繁殖能力特別強,蘇州一帶的老百姓曾把狸貓當成靈獸供奉,並有“摸摸山貓頭,一年好到頭”的說法,狸貓在民間是“多子、易生養”的象徵。故事裡的宋真宗無子,而以“狸貓換太子”,並不是隨口的編排,這與狸貓的象徵有關。
在明朝中葉,成化、弘治年間,宮廷裡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皇室子嗣凋零,皇帝不僅兒子少還不容易養活,於是宮廷禁院喜愛豢養狸貓,以求祥瑞之兆,也引起了民間的效仿。蘇州一帶本就有此習俗,更有人在山塘街以青石刻狸貓像擺放,祈求貨殖繁盛。
這第三種傳說倒是最靠譜的,也可能最接近於山塘街上石狸像的真實來歷,不論怎麼說,自古以來山塘街上就有石狸像。民間口口相傳,七里山塘街有時又被稱為“七狸街”,也有人說成是“石狸街”,倒成了《紅樓夢》中“十里街”的又一種諧音。
如今當地重建了石狸像,而大部分遊客事先若沒有聽過傳說,走過這條千年古街時未必會留意到那些石狸像,但成天樂卻注意到了。他覺得這些神情傻乎乎的雕像挺好玩的,一路已經看見好幾座了。
**
003、石本無名,依有緣人取
通常遊客逛山塘街,一般最多隻能看見五座石狸像,因為最後兩座石像的位置已經超出了傳統山塘街的區域,分別在虎丘以西的望山橋和西山廟橋的橋頭。山塘街很長,從閶門走過來一共七里多路,到了虎丘就是盡頭了,遊客至此要麼右轉進入著名的虎丘劍池遊覽,要麼坐船回頭,再繼續往前走的人不多。
就算是先遊覽虎丘,一般人從虎丘出來如果還有遊興,也是轉彎去山塘街,很少往另一個方向走,所以也不會看見那最後兩座石狸像。
成天樂在劉書君的陪伴下,晃晃悠悠走了七里多路,從閶門一直走到虎丘風景區的正門前。這個地方人來人往很熱鬧,他扭頭看了一眼問道:“哪來這麼多人,還有好多老外,那邊是哪裡?”
劉書君輕描淡寫的答道:“那邊是虎丘,就是山上有座古塔而已,還不讓人上,人多擠得很,沒什麼好玩的。……我們還是往前走吧,繼續逛街。”
號稱吳中第一名勝的劍池虎丘,被劉書君輕飄飄幾句話就說成沒什麼意思,不知當年寫下“到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是憾事”的蘇東坡若聽見了,會不會把鼻子給氣歪了?而成天樂過其門不入,還傻呵呵笑得很開心。
不是虎丘不值得一遊,劉書君不帶成天樂進去,原因是進虎丘要買門票,六十塊錢一張呢!能省則省吧。
繼續往前走,就已經離開山塘街,沿河邊是一條小巷,巷子裡大多是賣各種旅遊紀念品的小商鋪。再往前走到望山橋附近,有幾家所謂的水鄉農家菜館,大多做外地遊客的生意,因為人們走到這裡時該累了也該餓了。到了望山橋再往前看,就是一條普通的河邊石板巷,這裡是老居民區,只有略顯雜亂的舊房子,沒有什麼景點也沒有遊人,成天樂他們該回頭了。
傳銷團伙“接新朋友”,如果人到的早,領到山塘街從頭逛到尾,除了不用花錢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把人留下來。
山塘街足夠長,從閶門走到虎丘以西的望山橋,有接近四公里的路程,全是在石板上步行,又不可能走的太快,時間最少要一個下午。等逛完了必然又累又餓,再吃完飯也就天黑了,這時候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人帶回去“休息”。
就算被騙來的人內心起疑,但當時天黑了、人也累了,再經過一番盛情挽留與邀請,十有**會跟他們回去的。傳銷團伙搞“業務開拓”,不僅要把人騙來,而且還要成功帶回駐地,才算完成了第一步。不能讓“新朋友”一下車就發現不對勁,有轉身就走的機會。
走到望山橋,火候也差不多了,劉書君嬌滴滴地挽緊成天樂的胳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