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想投降?沒門! (第1/3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國不打算那麼快接受鄭國的投降?
子孔倒是沒有第一時間猜到晉國要實施滅國戰爭,同時沒有往晉國佔領不歸還的方向去想。
說到底就是思維僵化,哪怕晉國已經有逼迫鄭國割捨“制”等地的例子,鄭國君臣受于思維僵化的影響,他們暫時沒有意識到晉國正在走不相同的道路。
“這一下要損失多少人口與財貨啊?”子孔想的是這個。
起碼在當前,不貪婪很難壯大是公認的事實。
實力強大的一方,不管嘴上說得再冠冕堂皇,互相敵對或是統屬關係,一定會佔盡較弱一方的便宜。
例如說,晉國說要保護列國,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列國,收一些好處總是應該的吧。
得了,用的雖然不是“保護費”這樣的說法,但事實就是這麼回事。
論起來,晉國十分講信譽,拿了好處就會盡到責任,說保護絕對會保護,並非是嘴上說說而已。
因此,只要繳納保護費給晉國,碰上事了可以尋求晉國的幫助,每一次有事發生,晉國也真的會上。
要不然的話,晉國當霸主的階段,為什麼中原地區的兼併近乎停止?正是因為晉國保障那些實力弱小的國家繼續存在,不允許實力強的大國去吞併這些小國。
沒有晉國的有力震懾,全國的人口只有數萬,可以動員的兵力兩三千,哪來的實力保住國祚不亡?
晉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就是說到做到。
這就是子孔當前苦惱的原因。
“怎麼樣才可以更快投降伯國呢?”子孔問道。
趕著投降?
做這樣事情的國家是鄭國?那沒事了。
鄭國確實打不過晉國或是楚國,為了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沒有正式開打就投降,不能說鄭國君臣做得不對。
所以,遇到晉國或楚國就秒跪,屬於是鄭國的一種生存手段。
只不過,鄭國拿自家的信譽開玩笑,遭受到的反噬比較大,搞到晉國或楚國難以相信鄭國,屬於鄭國該得到的下場。
樓令想了想說道:“我們不會那麼快南下,貴國倒是可以立刻揮師北上。”
晉軍不主動尋求決戰。
鄭軍確實可以北上求戰敗,再順勢投降。
子孔搖頭苦笑道:“我們怎麼可能是伯國的對手。不能我現在代表寡君投降嗎?”
“不能。”樓令很直接給予回答。
鄭國可以拿投降開玩笑。
作為霸主的晉國早就被鄭國動不動就投降搞得頭大。
“我直接說吧?”樓令看著子孔,極其認真地說道:“貴國的投降在我們看來幾與玩鬧沒有差別。”
別的還用講嗎?
壓根就沒有必要多說了。
一個動不動就投降,沒有多久之後再次敵對的國家,也就是大環境不允許,要不然早就該滅掉。
樓令為什麼敢於推動滅掉鄭國的戰爭?正是因為鄭國沒有一個正常國家的信譽,而鄭國沒有信譽屬於人盡皆知。
哪一天鄭國被滅,固然會一時間天下譁然,人們也只會譁然那麼一下下,面對鄭國的滅亡不會難以接受,可能事後還會調侃鄭國可算是把自己作死了。
子孔對樓令的話無從反駁。
是的,隨風倒是鄭國生存的手段,可是外人也能夠不理解。
個體做了什麼事情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國家亦然。
鄭國可以用反覆投降來避免產生更大損失。
晉國或是楚國也能夠拿鄭國的投降不當回事。
其實,搞到當前階段,無論晉國或是楚國面對投降的鄭國,基本是當作工具利用,不再視為正常的統屬關係。
正是因為那樣子,楚君審在接受鄭國的投降之後,很直接地丟下可能面臨晉國報復的鄭國,壓根沒有去思考鄭國能不能扛住來自晉國的報復。
換作是宋國對楚國投降,楚國會歡天喜地,再極力保證宋國的安全。區別就顯示在宋國的國家信譽不是鄭國可以比擬。
“鄭卿回去吧?”樓令勸道。
子孔說道:“我連伯國之君的面都沒有見一次……”
樓令建議道:“寡君很忙,短時間內恐怕無法接見鄭卿。不如鄭卿回去向楚子求援,求得楚子派兵西返,參與接下來的戰事。”
該說不說,樓令的這個建議很誠懇,真的是在幫鄭國想辦法。
子孔央求道:“那麼,伯國可以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