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時運不濟 (第3/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姿態,兩邊先期投入交戰的部隊數量不多,並且沒有陣型可言。
交戰地點是在樹林邊沿,註定沒有戰車施展的空間,雙方就看前隊士兵的個人素質了。
在比拼單兵素質上面,魏氏從來不怵跟任何一個家族較量,認定哪怕是郤氏都不比本家族素質高。
看看正在進行廝殺的情況,同樣不存在陣型,有也是小隊配合,晉軍不斷向前推進,很快將楚軍趕出了樹林。
交戰爆發得十分突然,結束也是相當快速。
這裡必須認清一個事實。
從士兵到高層的素質,無疑是楚軍輸給了晉軍。
公子罷或是哪個楚國貴族能力強,楚軍只要將晉軍堵在樹林,有無數的辦法來進行針對。
可是,公子罷沒有第一時間發出將晉軍堵回樹林的命令。
同時,沒有楚國貴族做出那樣的行動。
“稍微整隊,組成陣列再出樹林。”魏顆讓人爬上樹看情況,得到的彙報是外面的楚軍正在對整體部隊進行調整。
這個情報讓魏顆得出不是遭遇埋伏的結論,擔憂出口會被楚軍堵上,乃至於楚軍對樹林縱火,肯定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出樹林了。
至於為什麼要整隊?不整隊的亂哄哄出去,楚軍高層反應慢,又不代表真的沒有能人。真那樣出去陷入亂戰,處在數量劣勢的晉軍不是被趕進樹林,便是在混戰中被純粹的拼消耗了。
而所謂的整隊,包括後方計程車兵將武器拿到手上,該披甲的人趕進穿上,再恢復作戰單位的建制。
事實的情況便是這般,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在行軍狀態會一直甲冑在身,同時真不是每一名士兵都手持武器或不開小差。
身披甲冑行軍?以為是不會消耗體力的機器人麼。
行軍狀態下計程車兵,甲冑或武器一般是會就近放到車輛上,真不是一直時刻不離。
至於說開小差,哪怕士兵不亂走動,軍官也會在隊伍中巡視。沒有軍官計程車兵,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哪怕士兵知道應該怎麼做,下達指示又有多少人會聽從?
魏顆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反應。
楚軍那一邊。
公子罷知道己方的後面有晉軍,只是真的沒有料到會在這裡遭遇。
事情發生得過於突然,本來有極大心理壓力的公子罷,他必須承認自己反應不及時,沒有第一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然後,公子罷現在只想將外派的斥候全部處死。
只要提到樹林的面積超過二十平方里,裡面的通道不止一條,能夠理解公子罷為什麼事先不知道樹林裡有晉軍了。
那是公子罷有派出斥候,可能斥候發現了晉軍來不及回去稟告,可能是楚軍的斥候並未發現在樹林裡面的晉軍,反正以發生的事情做結論,公子罷就是真的不知道。
“偃,除了你的本部,我再給你五千人馬,務必阻擊當前之敵。等主力拉開距離,再分散撤離。”公子罷沒有忘記主要任務,選擇了分兵。
得到命令的許偃臉色再不好看,沒有膽子拒絕,只能應道:“諾!”
想要分兵的楚軍,礙於事發突然的關係,行動上不會有多麼快,他們的調動也很快被魏顆看在眼裡。
當前沒有軍旗,公子罷也沒有大纛,直接讓魏顆一時半會判斷不出會留下或想離開的楚軍是哪些組成部分。
這一支從“方城”後面出來的楚軍,他們大多來自當地,少量從其它區域集結過來。
許偃便是當地人。
正是出於那個理由,公子罷選擇許偃留下拖住晉軍。
畢竟,許偃是當地人,麾下也是來自當地,他們熟知該地的地形,化整為零撤退的風險比較小。
窺知到楚軍想做什麼的魏顆,他為公子罷的果斷在心裡讚賞。
還能讚賞?純粹就是晉國與楚國的戰爭不帶恩怨上的情緒,兩國進行的是一種帶著榮譽性質的競技。
這種品德在除了秦國之外的列國都有,並非只有少數貴族有那種觀念。
“公子罷太果斷,我們無法全部攔住!”魏相建功立業的心思更重。
有一個坑兒子的爹,魏相需要用更大的努力消除後續影響,一天影響不被消除,他永遠不可能站在更高的舞臺。
這一次,魏相會在這一支部隊之中,是他懇求樓令進行允許。
魏顆當然知道攔不住,只是還會進行嘗試,說道:“相,你帶一半兵力留下作戰,抓緊時間擊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