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時運不濟 (第2/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不應該有疑問的。
那個“方城”並不是一座城池,它是由很長的城牆形成防禦鏈,可能相隔一段距離會有要塞或營盤,但是防禦鏈真的很長很長。
目前的晉國不是對楚國實施滅國戰爭,奪取“方城”的某個城牆段或要塞、營盤,只能說用處真的不大。
要說能夠起到什麼用處,以當前的情況只能是,作用體現在攔住不讓公子罷所部退到“方城”後方,或是設局埋伏公子罷所部。
奪取之後再長期佔領?真的這麼幹,楚國君臣不會如喪考妣,反而會讓楚國君臣欣喜若狂。
不是因為別的,晉軍佔領也支撐不起後勤,佔領“方城”某段區域的晉軍卻有可能被楚國實施包圍殲滅。
至於說,當前階段奪取“方城”的某個位置,它實在是太長太長了,公子罷不一定會去哪個位置;即便是晉國高層猜到,公子罷發現某個區域被晉軍佔領,完全可以實施脫離。
什麼埋伏之類?
知道六萬大軍是什麼規模嗎?
或者說,知道六萬大軍的行軍狀態,隊伍會被拉得多長嗎?
所以了,成規模的大軍被埋伏,頂多也就是前導部隊陷進去,不可能說一下子整支軍隊被埋伏。
遭遇埋伏又被全殲的軍隊,完全是主將不認輸,也不肯捨棄一部分部隊,以為能夠逆風翻盤,頭鐵非要硬頂上去。
歷史上的“馬陵之戰”就是那麼回事,孫臏熟知龐涓的性格,有針對性的一次次誘使與刺激,才最終殲滅魏軍且讓龐涓羞愧自殺。
真正史實的戰役,遭遇埋伏又被當場盡數殲滅的軍隊,講事實就是少之又少。
遭遇埋伏之後,撤軍期間被銜尾追殺導致全軍覆沒的例子更多。
只不過,哪怕是上面那種情況,所謂的“全軍覆沒”並不是全死了或被俘,意為:不再作為一支有實際價值的軍隊。
最後能夠逃出生天,得以活命的敗兵,其實是數量不少的。
魏顆敢統率不到一萬的兵力主動迎擊,有阻擊的任務是其一,再來就是相信己方主力可以很快抵達戰場。
事實是什麼?駐紮在“棫林”的晉軍主力發現楚軍撤退,相隔兩個時辰就行動了起來。
人走過必留下痕跡,別說是成規模的部隊行軍。
行動起來的晉軍主力完全可以沿著楚軍走過的痕跡追,哪怕楚軍主動分兵制造假象,不可能沿途製造出大部隊行軍的痕跡。
所以,撤退中的楚軍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被晉軍主力咬上。
有鑑於這一點,魏顆真不怕以少打多,哪怕是己方主力來得比較遲,怎麼也不可能拖延三天以上。
而用一個“師”又一個“旅”的兵力跟六萬楚軍交鋒,魏顆有絕對的把握堅持三天以上。
三天是魏顆做最壞的打算,他認為不出一天,己方主力就會趕到。
唯一讓魏顆需要擔憂的事情僅是公子罷會留下部隊進行拖延,帶上更多的楚軍繼續撤退。
只能說魏氏非常幸運,他們賭楚軍會朝“許6”的方向行軍,真的被猜到了。
當時的情況是,魏顆率軍剛要從林中通道走出樹林,迎面撞上了抵達的楚軍。
在看到對方之後,兩邊的將士都被驚到,反應過來是一邊展開衝鋒,另一邊大呼小叫的同時進行迎戰。
發起衝鋒的是晉軍,他們本就是為了阻擊楚軍而來,事先的心理建設更充足。
楚軍會大呼小叫,自然是覺得太過意外,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情緒,有一個人出聲叫嚷,必定會有人效仿,還是前隊的貴族反應及時才發起反衝鋒。
突然發生了遭遇,導致情況實在是太過於倉促,晉軍肯定是沒有時間來做戰前祈禱,甚至連箭矢都沒有射出。
楚軍同樣沒有使用遠端武器,乃至於有些人衝鋒,也有人傻站在原地。
“必須做出改變了!”魏顆其實是被嚇了一大跳,所說的改變是效仿樓氏每戰必有斥候巡弋在側。
魏相知道魏顆在擔憂什麼,說道:“看楚軍的反應,不像是設伏該有的樣子。”
是的,魏顆十分懷疑己方是不是一頭撞進楚軍的埋伏圈,頻頻地在張望四周。
有那種擔心是魏顆具備一軍主將的資格。
換作遭遇到當前情況,該思考的事情不去想,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僥倖,遲早有一天會吃大虧。
因為是突然遭遇到的狀況,也就是無論晉軍或是楚軍都是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