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一步步來 (第2/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不在大河以南。
郤氏、範氏、荀氏願意遷徙屬民到鄭地嗎?他們應該會願意的。
新的問題出現了。
樓氏不打算遷徙人口到鄭地,範氏一定會遲疑,連帶郤氏也將投鼠忌器。
那種事情基本就是,要麼涉及到的家族步調一致,不然就是誰都不會動。
樓令既然知道楚國緩過勁來會在西北方向用兵,怎麼在中行偃表露出對陳國和蔡國的野心之後,進行了勸阻呢?
要是樓令只光想著自家,哪怕荀氏沒有盯上陳國和蔡國,該是做出誘導的行為才對。
簡單就是因為樓令兼顧自己利益的同時不想砸鍋,所以不願意看到到處漏風的局面。
樓令的好意,可能在中行偃看來是不願意荀氏的實力得到增長,真要是變成那樣可就很操蛋了。
考慮到即便是作為國家高層,當前的人極度缺乏對戰略的瞭解,非常有可能讓中行偃認定樓令就是不想荀氏染指陳國和蔡國。
儘管事情很操蛋,先不論中行偃聽不聽得進去,樓令有些話就不得不說。
樓令將原因講出來,特別問中行偃,道:“上軍佐明白了嗎?”
“自然明白。”中行偃是真的聽懂了。
樓令的闡述中提出並非不能對陳國或蔡國動手,只是並不到時機,暗示中行偃哪天合適可以讓荀氏佔主要利益。
聽懂了暗示的中行偃,他不可能全部相信。
一件事情沒有最終出現結果,承諾只是承諾而已。
只不過,中行偃開始進行了反思。
“要是不與樓氏處在激烈的競爭關係,好處簡直是太多了。”中行偃沒有聽過‘戰略’這個詞,大致的概念則是有的。
其它不用多說,僅僅郤氏與樓氏合流,兩個家族在樓令的規劃下變得越來越強,怎麼可能不會讓範氏或荀氏看出一些什麼。
相當詭異的事情是,郤氏和樓氏變得越來越強,偏偏不是削弱範氏或荀氏的方式,乃至於範氏和荀氏也有得到好處,只是得到的好處遠沒有郤氏和樓氏那麼多。
“明明我家與樓氏先聯姻,怎麼會搞成那樣子呢?”中行偃才不願意承認是他要打壓智氏,搞得跟樓令親近不起來。
阿嬌是智罃的胞妹,算起來是中行偃的姑姑。
中行偃比阿嬌的年紀大,不是旬氏之主之前倒不覺得什麼,等成為旬氏之主就不太好意思稱呼比自己年紀小的樓令為姑丈了。
那種不好意思包括,荀氏的歷史比樓氏更悠久,當時的荀氏也比樓氏強大。
後面事情變得更為複雜,智罃明顯想要從樓氏借力,乃至於藉由樓氏跟郤氏的關係,將郤氏也牽扯進來。
試問,作為荀氏之主的中行偃該怎麼來看待?
說到底還是中行偃自信心不足,要不然他不該採取迴避策略,該是加入爭取才對。
“現在也不遲啊!”中行偃已經從士匄這邊聽說了一些事情。
那一件事情就是,士匄認為樓令對內鬥比較抗拒,想要的是向外進行擴張。
從樓令一貫的行為軌跡來看,確確實實就是一個擴張派。
樓氏非常弱小的時候,他們選擇向北謀求新封地,幾乎動用家族所有的力量開闢了太原盆地。
當時的所有家族都看不懂樓令在幹什麼,甚至有家族嘲笑樓氏有點傻,既不謀求兼併國內的家族,也不投入力量開拓到手的封地,選擇將不多的力量用在蠻荒之地上。
等樓氏將太原盆地拿到手,結果還是不消停,繼續選擇對林胡動手,不少人又在私下狠狠地嘲諷。
十多年的時間過去,曾經進行嘲笑的人,他們自己變成了小丑。
以為範氏或荀氏不想跟樓氏爭搶秦地嗎?他們絕對有想法,尤其是荀氏。
只是,樓氏已經壯大起來,還有郤氏這個穩固的盟友,導致範氏和荀氏不敢輕動而已。
荀氏的擴張道路不多,不想與郤氏、樓氏、範氏起直接衝突,他們只能將目光放在更遙遠的地方。
這也是荀氏加上範氏打不過郤氏、樓氏的前提,要是他們有獲勝的把握,不可能捨近求遠。
只是呢,荀氏想謀求擴張,猜測樓令不想內鬥只是猜測,無法讓中行偃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轉彎。
“該跟士匄好好談一談了,最為起碼就是先步調一致,再找機會跟樓令開誠佈公聊一聊。”中行偃有了想法,瞬間變得很是迫不及待,稍微一小會又變得清醒。